近日,一位家属带着印有“Very 骨德”的锦旗来到宁乡市中医医院骨伤二科,亲手将“显眼包”锦旗交到医生手里。这场医患之间双向奔赴,诙谐且温暖,这份来自患者的“五星好评”,有点儿“皮”。
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前不久,88岁的王奶奶在家中洗澡时不慎摔倒,导致右股骨颈头下型骨折。这种骨折对于超高龄老人来说异常凶险,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若不及时手术,患者卧床极易导致坠积性肺炎、褥疮、深静脉血栓等致命并发症,生存质量与时间都会大受影响;手术的话,王奶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手术风险增大,任何细小疏漏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入院后,科室立即启动多学科联合会诊,心病科、内分泌科、麻醉科、ICU、放射科等科室专家参与方案制定,经过反复讨论,确定行“右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术前)
(▲术后)
骨伤儿科主任肖放军带领团队在多学科的配合下手术顺利完成。
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术后,科室启动快速康复。
以“零压疮、零肺炎、零血栓”的目标,团队筑起了坚实的安全防线,全程的疼痛管理确保奶奶舒适,术后第一天,王奶奶就在护士的指导下下床行走了。
“以为我老母亲晚年只能卧床了,真没想到手术后第一天就能下地行走。”
出院时,王奶奶的子女满怀感激,将一面锦旗郑重赠予骨伤关节外科医护团队:“Very Good”。
俗话说:“少怕歪,老怕摔”,老年人髋部骨折也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因为它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存构成了极大威胁。
一、出现哪些症状及体征有可能髋部骨折了?
髋部骨折的早期临床表现为微外伤后出现髋部疼痛感,如果骨折明显移位,还可能导致患肢功能活动受限,不能站立行走,稍微活动即可导致疼痛加重,患肢有不同程度外旋与短缩畸形。当然没有畸形并不代表一定没有骨折。
二、出现髋部骨折这些并发症需要注意!
老年人髋部骨折后常因基础疾病和身体机能下降,面临高风险。若保守治疗需卧床2-3个月,易出现三大严重并发症:
• 下肢静脉血栓与肺栓塞:活动受限致血流缓慢,加之血液高凝状态,易形成深静脉血栓,血栓脱落可引发致命性肺栓塞。
• 坠积性肺炎:卧床导致呼吸功能减退、排痰困难,痰液积聚引发反复感染。
• 压疮:持续受压部位易发生压疮,且因疼痛拒动、营养不良等因素,创面难愈合,感染和慢性消耗可危及生命。
三、髋部骨折后,如何处理治疗?
1. 尽早手术
若身体条件允许,应尽早手术,建议在伤后48小时内进行。研究显示,保守治疗的老年患者死亡率比手术患者高出6至15倍。
2. 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
骨质疏松是导致骨折的主因,因此必须进行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这不仅限于补钙,更需联合使用抗骨吸收或促成骨药物,并配合功能锻炼,以降低再骨折风险与死亡率。
3. 尽早下床与功能锻炼
现代手术技术允许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在医生指导下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对术后恢复至关重要。
四、髋部骨折的预防措施
1.积极防治骨质疏松
年度骨密度检查、日常补钙和维生素D、抑制骨吸收药物或促成骨等药物治疗、晒太阳(适宜温度下每天裸臂晒10分钟)、坚持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等是非常适合老年人的锻炼方式)、保持乐观心态都可以帮助预防骨质疏松。
2.优化居家环境
浴室湿滑易致老人髋部骨折,最好在浴室地面铺设防滑垫、墙面安装扶手、为老人准备防滑鞋。同时,确保室内照明充足,床边设置起夜灯,便于夜间如厕。此外,室内应减少低矮障碍物,以防老人绊倒,确保居住安全。
3.外出注意穿搭
冬季外出厚重衣物虽保暖但影响行动,应选择既保暖又灵活的装扮。雨雪天气地面湿滑,应减少户外活动,并穿上防滑鞋,确保行走安全,从而降低因摔倒导致的髋部骨折风险。
4.变换体位时要稳
人刚睡醒或久蹲久坐后,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导致跌倒,应稍等再动或扶稳起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年人家里应配备坐便器,避免蹲厕。
“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虽然对老年人有巨大伤害,但是只要注意好上面这些防治措施,科学正规的治疗,“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也能顺利康复并重回健康生活。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宁乡市中医医院 骨伤二科(骨伤运动医学外科)刘建文 刘源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宁乡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