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935是苹果矮化砧木的一种,在苹果种植中应用较广,其优缺点及应对措施如下:
一、主要优点
1. 矮化效果好,树形易控
MG935属于矮化砧木,能有效控制树体高度(通常树高2.5-3.5米),适合密植栽培,便于修剪、疏花疏果和采摘等田间操作,节省劳动力。
2. 结果早,丰产性较强
嫁接后一般2-3年即可结果,早期产量高,能快速收回成本;成龄树产量稳定,适合追求早丰产的果园。
3. 果实品质较优
树体养分集中供应果实,有利于提升果实着色度、甜度和硬度,商品性较好。
4. 适应性较强
对土壤类型(如沙壤土、壤土)要求不苛刻,在我国多个苹果主产区(如山东、陕西、河北等)均可种植,且抗逆性中等,对部分病虫害有一定抗性。
二、主要缺点
1. 根系较浅,固地性差
属于浅根系砧木,根系分布较浅,抗风能力弱,在多风地区易发生倒伏,尤其是结果量大或遭遇强台风时。
2. 耐旱性和耐涝性较弱
浅根系导致吸收深层水分能力差,干旱时易受旱;同时根系对积水敏感,土壤排水不良时易烂根,影响树势。
3. 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
生长势中等,若土壤贫瘠或养分不足,易出现树体衰弱、结果后“大小年”现象明显,需持续补充养分。
4. 抗寒性一般
在寒冷地区(如北方高纬度或高海拔区域),冬季易发生冻害,影响根系和枝干健康,需采取防寒措施。
5. 抗枝干病害一般
在旱塬区栽培时发现,当树势偏弱或过于干旱时,G935砧木段容易感染枝干病害,如轮纹病或干腐病,具体症状为冒褐色油水,表皮干死。
三、应对措施
1. 增强固地性,防倒伏
定植时适当深栽(嫁接口高出地面5-10厘米即可,避免过深影响矮化效果),并结合培土,促进根系下扎;
多风地区可搭建支架固定树干,或采用“宽行密植”模式,利用群体效应增强抗风能力;
结果期控制负载量,避免因果实过重导致树体倾斜。
2. 改善水分管理,增强耐旱耐涝性
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干旱时及时补水,雨季做好排水,避免果园积水;
地表覆盖秸秆、地膜等,减少水分蒸发,同时调节地温,保护根系。
3. 科学施肥,提升土壤肥力
定植前深翻土壤,施足有机肥(如腐熟的秸秆、羊粪等),改良土壤结构;
生长期根据树势和结果量,精准追施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采用“少量多次”原则,避免肥害;
秋季增施基肥,增强树体储备养分,防止树势衰弱。
4. 加强防寒措施,提升抗寒性
寒冷地区冬季对树干涂白、缠草绳或包裹保温材料,根部培土防冻;
秋季控制氮肥施用,增施磷钾肥,促进枝条老熟,提高抗冻能力;
极端低温时,可通过熏烟、搭建防风障等方式缓解冻害。
5. 合理修剪,维持树势平衡
采用纺锤形、圆柱形等矮化树形,修剪时注意保留适量结果枝和营养枝,避免过度修剪导致树势衰弱;
及时疏除弱枝、病枝,集中养分供应,减少“大小年”现象。
6.可选选药,适时喷涂树干
在3、6、9月份对砧木部分喷涂药肥,推荐药剂5%辛菌铵醋酸盐100倍或5%菌毒清水剂50倍+20%丙环唑乳油100倍或43%戊唑醇悬浮剂100倍或40%氟硅唑200倍或25%吡唑醚菌酯25倍+氨基酸10倍。建议使用专用涂干器进行喷涂。
总结
MG935苹果砧木适合追求早丰产、集约化管理的果园,但其浅根系和对环境的敏感性需通过栽培技术改良(如水肥管理、防寒抗风措施等)来弥补。在选择时,需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及管理水平,因地制宜发挥其优势,规避短板。
来源: 科普专员-张改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