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问:“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就要长期服药,那我能不能尽量不做支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专家表示,这个想法非常能理解,但我们需要先弄清楚一个关键点:长期服药的根源,是冠心病本身,而不是支架!
冠心病是什么? 简单说,就是心脏的供血血管,冠状动脉里长了“油垢”,也就是我们说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变窄了,血流不通畅。这些“油垢”可能不稳定、破裂!一旦破裂,身体会启动“修补”机制,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这就是可怕的冠心病。
为了防止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即使不放支架,仍需长期抗血小板治疗,如阿司匹林。目的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脱落或者斑块不稳定破裂导致血栓形成,甚至心肌梗死。
支架的角色:关键时刻的“救命通道”
支架是干嘛用的?当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甚至快堵死了,支架就是快速撑开血管、恢复血流的“救命通道”。它是解决紧急、严重堵塞的有效工具。但它并未从根本上解除冠心病。
支架和服药的关系:短期“加码”,长期“归位”
支架术后初期,通常1年内,需联用两种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这是因为:支架内皮化过程。
支架作为金属/聚合物材质,需数月~1年才能被血管内皮完全覆盖。此期间暴露的金属表面可能导致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因此,这段时间需强化抗栓治疗预防再狭窄。
1年后停用一种抗血小板药,保留单药,此时支架已内皮化,长期单药治疗针对的是动脉粥样硬化本身的血栓风险,而非支架本身。
划重点来了!
1.支架不是长期服药的“罪魁祸首”——即使从未植入支架,冠心病患者也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
2.支架解决的是“眼前要命的堵塞”,但治不了冠心病的“根”。
3.支架有阶段性强化了用药的需求,术后1年内需双药,但长期治疗的根源仍是冠心病。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心血管内科 李芳 周诗 周洁欣
指导专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心血管内科主任 柏勇平、心血管主治医生 陈璐瑶、心血管内科护士长 闫城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