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29日,全球各地都会亮起“红色”的信号——这不是警示,而是关爱。这一天是“世界心脏日”,由世界心脏联盟设立,旨在提醒我们所有人:心脏健康,是生命质量的核心,需要我们用心守护。

我们的心脏,这个仅相当于拳头大小、重约250克的器官,是人体最勤奋、最强大的“引擎”。

它一生跳动超过25亿次,永不疲倦地将富含氧气和营养的血液泵送至全身。然而,许多日常习惯却在不知不觉中为这颗“劳模”心脏增加着负担。

认识威胁心脏健康的“隐形杀手”

石门县人民医院专家提醒:心血管疾病并非老年人的“专利”,它正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以下这些常见因素,您中了几个?

1. “三高”问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这是损害血管内皮、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元凶,是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直接推手。

2. 不健康的饮食:高盐、高糖、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模式,是“三高”的温床。

3. 缺乏运动:久坐不动会让心脏肌肉变得软弱,代谢减慢,肥胖风险增加。

4. 吸烟与过量饮酒:烟草中的尼古丁会直接损伤血管,而酒精则会升高血压和血脂。

5. 超重与肥胖:多余的体重意味着心脏需要更努力地工作才能供应全身。

6. 持续的压力与焦虑:长期精神紧张会导致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增加心脏负荷。

7. 睡眠不足: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影响心率的正常节律和血管功能。

行动起来!守护心脏的“四大基石”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守护心脏健康,并不需要昂贵的代价,关键在于将健康的生活方式融入日常。记住这四个关键词:

一、管住嘴:吃得“聪明”

1.多吃“彩虹”: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如燕麦、糙米)和豆类的摄入。

2.选择优质脂肪:用鱼类、坚果、橄榄油中的不饱和脂肪替代动物脂肪和油炸食品。

3.严格控盐控糖:每天食盐摄入量低于5克,少喝含糖饮料,少吃加工零食。

二、迈开腿:动得“规律”

目标是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或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

关键在坚持:即使每天快走30分钟,也能显著改善心血管功能。

三、摒恶习:活得“清爽”

戒烟限酒:戒烟是您能为心脏做的最好的事之一。饮酒则应严格适量,最好不喝。

四、好心态:笑得“开怀”

1.学会减压:通过冥想、深呼吸、听音乐、培养爱好等方式管理压力。

2.保障睡眠:保证每晚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3.积极社交:与家人朋友保持沟通,获得情感支持。

关键时刻能救命:识别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了解心梗的典型症状,能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尤其是持续不缓解时,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不要犹豫!

1.胸痛胸闷:胸部中央有压迫性、紧缩性的疼痛或不适,可能持续数分钟或反复出现。

2.放射痛:疼痛可能放射到左肩、左臂内侧、后背、颈部、下巴甚至牙齿。

3.伴随症状:出冷汗、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头晕眼花、极度虚弱。

特别注意:女性、糖尿病患者的心梗症状可能不典型,仅表现为极度疲劳、气短、消化不良等,更需要提高警惕。

9.29世界心脏日,我们的共同承诺:心脏健康,不仅是个人的事,更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在世界心脏日这一天,我们建议您:

1、做一次心脏健康自查,了解自己的血压、血脂、血糖水平。

2、和家人朋友分享这篇科普知识,做心脏健康的传播者。

3、从今天开始,实践一项护心行动,比如少点一次外卖,多走一段路。

心脏,为爱跳动。而我们,需要用爱和行动去回馈它。 让我们携手,从改变一个习惯开始,共同守护这颗维系我们生命与情感的、最珍贵的心。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石门县人民医院 黄自力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石门县人民医院 黄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