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树木为什么要涂白?

在我国北方地区每到秋冬交替之际,人们会发现公园、道路旁的很多树木树干下部被涂成整齐的白色,呈现了一幅极具特色秋冬景观。这整齐划一、看似简单的涂白,是为了美观吗?不,这是为了给树木安全越冬做的准备,背后隐藏着许多科学的秘密。

一、为什么要涂白?

首先,涂白是为了温度树木表面的温度避免冻害和日灼。在寒冷地区,由于冬季昼夜温差大,树木的西南面白天阳光照射下,树干(尤其是深色树皮)吸热快,温度迅速升高;到了夜晚,温度又急剧下降,这种频繁的热胀冷缩使皮层细胞受破坏会导致树皮开裂,引发“冻害”。树干涂成白色后能反射大量的阳光,减少树干白天的吸热,让昼夜温度变化更平缓,从而避免树皮不受冻裂损伤。此外,早春时节,涂白还能防止树木因突然升温而提前萌芽,避免新芽被倒春寒冻伤。

其次,涂白为了防治病虫害。许多害虫(如蚜虫、红蜘蛛)和病菌会选择在树皮缝隙中越冬,涂白剂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生石灰创造的碱性环境能直接杀灭树干表面的虫卵和病菌,从源头切断病虫害的传播。同时,白色涂层还能防止树皮被啃食——牛、羊等家畜和野兔、老鼠等啮齿类动物冬天常啃食树皮充饥,生石灰的刺激性气味和碱性会让它们“望而却步”。

二、涂白剂的配制

很多人误以为涂白剂就是白色涂料或者纯生石灰水,其实它是有着“科学配比”的混合物:通常由生石灰、硫磺、食盐、动物油\植物油、水按比例调制而成。生石灰是反光防冻和防病虫害作用的核心,食盐能增强涂白剂的附着力,让涂层在风雨中不易脱落;动物油\植物油让涂白剂更均匀,减少开裂硫磺则能进一步提升杀菌、杀虫效果,尤其对防治白粉病、锈病等真菌病害作用显著。

以生石灰为核心的主流树木涂白剂,根据用途通常分为以下3种类型。

1.基础通用配方(适用于大多数树木)

生石灰:水:食盐:动物油\植物油:硫磺粉=5:15-20:0.5-1:0.1-0.2:0.5

配制步骤:先将生石灰加少量水化开,过滤掉残渣;再加入食盐、硫磺粉搅拌,最后倒入油脂搅匀,加足剩余水调至糊状即可。

2.简化应急配方(材料易获取)

生石灰:水:面粉=10:30:1

(面粉替代油脂和食盐,提升附着力)

配制步骤:生石灰加水化开后,待温度降低,加入面粉搅拌至无颗粒,呈流动糊状即可。

3.高效防病虫配方(针对病虫害高发树木)

生石灰:水:食盐:硫磺粉:洗衣粉=5:15:1:1.5:0.2份

(洗衣粉增强渗透性和附着力)

配制步骤:先将硫磺粉与少量水调成糊状,再加入化开的生石灰水、食盐和洗衣粉,搅拌均匀后使用。

三、树木涂白剂刷涂要求

涂刷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避免因雨水冲掉涂白剂、高温大风导致涂白剂快速干裂。

(一)涂刷时间:秋末冬初(10月下旬-12月上旬)树木进入休眠期后,对涂白剂的刺激耐受强;其次可在早春(2月下旬-3月上旬)补充涂刷,防止倒春寒和病虫害复苏。

(二)控制涂刷高度:常规乔木刷至1.2-1.5米(约成年人胸部高度),统一高度既美观又能形成有效防护带。

(三)保证涂刷质量:涂白剂需调至糊状(不流挂、不结块),刷涂时要均匀覆盖树干表皮,尤其是树皮裂缝、伤口和树杈处,避免漏刷留下防护死角。

(四)特殊情况处理:若树干有腐烂、空洞,需先清理坏死组织并涂抹防腐药剂,待伤口干燥后再刷涂白剂,避免病害加重。

来源: 大杨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