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卫 霞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副主任护师
审核:郎明健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当下,随着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上班族们常常需要加班熬夜,周末往往还有聚餐或团建,甚至团建还要参与运动比赛项目,一番折腾后,心慌、心悸的感觉袭来,等体检时,检查报告上斗大的几个字——“窦性心律不齐”,显得格外刺眼。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其实,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心律不齐这种状况,比如炒个辣椒被呛到心律不齐,看到蜘蛛等昆虫被吓得心律不齐……
那到底什么是“窦性”心律不齐呢?这是正常现象还是疾病呢?让我们一探究竟吧!
一、什么是“窦性”心律不齐?
首先,咱们来聊一聊心脏这个“小马达”。心脏有两大关键部分,一个是“动力”部分,负责将营养和氧气运送到全身,另一个是“电路”部分,巧妙地分布在心脏的房室壁上,堪称心脏的“智能中控”,而其中的“司令官”便是窦房结!
窦房结可是相当“敬业”的,会按部就班地发放电信号,指挥心脏“蹦跶跶、蹦跶跶”地规律跳动,由它发号施令产生的心跳就是“窦性心律”。然而,如果窦房结遇到情绪激动、饮酒、紧张和焦虑、休息或睡眠不佳、深大呼吸或患病等情形时也会“发个小脾气”,指挥心脏跳动就会时快时慢、参差不齐,这就叫作“窦性心律不齐”!
二、窦性心律不齐意味着心脏有病吗?
不一定哦!有小伙伴可能会好奇:“那窦性心律不齐是不是也有心脏出问题的可能呢?”
实际上,那些活力满满的青少年很多都存在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这其实就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他们一般不会觉得难受。这种心律不齐会随着呼吸有规律地变化,如果屏住呼吸,心律不齐就不会那么明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况就会越来越少。
不过,如果发生那种和呼吸无关的显著的窦性心律不齐,那可不能掉以轻心,建议去心血管内科就诊!
有朋友可能也会疑惑:“既然有些窦性心律不齐的情况没有什么大问题,那为什么检查报告还要写呢?”这是为了告诉您留意一下,看看会不会有别的问题,是否需要好好检查一下。
您知道吗?早搏(即期前收缩)有时也会伴随窦性心律不齐哦!而早搏往往意味着“司令官”之外的心脏其他部位“抢跑”发信号导致的,不该跳的时候“提前跳了一下”,像音乐突然“错拍”……
三、哪些信号才预示心脏可能出现问题呢?
症状:经常头晕、眼睛发黑、乏力、呼吸困难,严重时还会突然晕倒,活动性胸痛、憋闷,休息之后马上缓解(心绞痛),早搏(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等。
一旦出现以上情况,这是身体内部发出的求救信号,提示心脏可能出现了问题,别不当回事儿,赶紧去医院让医生诊治。
即便有些症状较轻微,也不能放任不管,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去医院复查一次,给心脏定期做个“小体检”。症状严重者需要接受药物治疗;若存在更为严重的情况,如一些特殊类型的心动过速,可以通过射频消融术等方法来根治。
对于一些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需要看是否有临床症状和危害性,如果有,就要考虑植入起搏器。
叮!心脏给您发了一条“撒娇短信”:“主人,您悠着点,我感觉有点累啦!”如果感觉心脏哪里不舒服,记得赶紧去做检查哦!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