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结束后复查血常规时,患者和家属的目光总会不自觉聚焦在“白细胞”数值栏上——看到指标正常才长舒一口气,一旦发现偏低,心里便跟着揪紧。要知道,白细胞可是守护我们身体健康的“忠诚卫士”,在肿瘤治疗的关键时期,它的数值高低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恢复进程。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一科副主任傅剑锋带大家了解如何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为白细胞保驾护航。
(▲AI图)
一、先搞懂:白细胞为啥是 “关键选手”?
把身体比作“城堡”,肿瘤细胞是“侵略者”,白细胞就是守城的“士兵团”:
1. 中性粒细胞:是冲在最前面的“先锋”,专杀细菌、清理坏死细胞。
2. 淋巴细胞:相当于“侦察兵+通讯兵”,能认出癌细胞,还能召唤同伴围堵。
3. 单核细胞:如“清洁工”,收拾战斗后的“残局”。
但肿瘤治疗时,白细胞很容易 “减员”:化疗药会误伤快速分裂的白细胞,放疗会影响骨髓这个“士兵训练营”,加上肿瘤消耗营养,“士兵团”没了补给,战斗力就会下降。一旦白细胞低于3.5×10⁹/L,感冒、肺炎等感染就会找上门,甚至耽误治疗——这就是医生总让查血常规的原因。
二、西医“急救”:帮白细胞快速“补员”
当白细胞明显偏低时,西医有直接的 “增援办法”:
1. 升白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就像给骨髓“训练营”加“加速剂”,能让新的白细胞快速成熟 “上岗”,一般打 3-5 天,数值就能慢慢回升。有些患者打了可能会骨痛、乏力,这是暂时的,别慌。
(▲AI图)
2. 调整治疗 + 预防感染
如果白细胞低得严重,医生会暂时减化疗剂量或停治疗,同时用抗生素 “加固城堡”,防止外界“敌人”入侵。
三、中医“慢养”:给白细胞搭好“后勤线”
中医不盯着“补白细胞”,而是帮身体养出“能造兵的好底子”。中医认为,白细胞少多是“气血不足、脾肾虚弱”——脾胃是“后勤仓库”,负责把食物变营养;肾是“先天粮仓”,能帮骨髓“造兵”,所以调理会从这两方面入手:
1. 吃对:家常食材就能养
喝黄芪、党参水:帮脾胃“提劲儿”,让营养吸收更顺;
炖肉加当归、枸杞:补气血还不上火,比如当归枸杞排骨汤;
没胃口喝山药小米粥:温和养胃,帮身体慢慢恢复。
(▲AI图)
2. 按对:在家就能做的调理
按“足三里”(膝盖下三指,胫骨外侧):每天两次,每次 10 分钟,帮脾胃运化;
按“三阴交”(内踝上三指,胫骨内侧):调理脾肾,让“造兵” 更顺畅;
怕冷乏力就艾灸“关元穴”(肚脐下三指):用艾条熏10-15 分钟,温温的能补阳气,改善手脚冰凉。
专家提醒
肿瘤一科副主任傅剑锋提醒:白细胞数值波动不用慌!做好这2 件事。
1. 定期复查:按医生要求查血常规,及时掌握白细胞情况;
2. 多观察状态:家属多留意患者有没有发烧、咳嗽,吃饭香不香、睡眠好不好——这些比单纯看数值,更能反映身体状况。
其实肿瘤治疗期,白细胞有波动很正常,中西医联手就像给 “士兵团”加了“双保险”。只要不慌不乱,科学调理,就能让白细胞一直保持战斗力,慢慢赢回健康。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肿瘤一科 廖薇 谭文娟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廖薇 谭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