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河南54岁的赵先生牙疼难忍,听信“夹竹桃叶煮水止痛”的偏方,喝下两杯茶后连夜呕吐抽搐,心跳在狂飙与骤停间反复横跳,最终被送进ICU进行血液透析。
苏州一名钓鱼者因触碰夹竹桃花粉诱发哮喘,窒息感如巨手扼喉,被钓友急送抢救室。这些血泪案例,撕开了夹竹桃“花似桃、叶如竹”的剧毒面具!
夹竹桃是城市绿化带常客,高可达5米,叶片细长如竹,花朵簇拥似桃,故得此名。夏季盛放时,粉白红花缀满枝头,花期长达数月。但这份艳丽暗藏杀机——全株汁液含剧毒强心苷,从根茎到花粉无一安全,堪称“移动的毒药库”。
毒藏全身:汁液中的心脏绞杀者
益阳市中心医院专家介绍,夹竹桃全株含强心苷类毒素(如欧夹竹桃苷、夹竹桃苷),尤以汁液、种子、叶片毒性最强,干枯后毒性仍存:
一片叶子索命:成人误食3-5片叶即可中毒,儿童仅需1片可能致命!
汁液渗透即伤:皮肤破损时接触乳白色汁液,毒素直入血液;花粉吸入可诱发呼吸道崩溃。
剧毒机制:强心苷像“心肌细胞黑客”,封锁钠钾泵,使心脏钙离子超载——最终心肌狂跳至力竭,或骤停猝死。
中毒三部曲:从呕吐到心脏停摆
第一阶段:消化道大暴动(30分钟-2小时)。喉咙如吞玻璃渣,呕吐物混着胆汁与血丝,水泻到虚脱——这是毒素腐蚀胃肠的求救信号。
第二阶段:心脏的死亡之舞(2-12小时)。心跳忽快忽慢,时而飙至180次/分(室速),时而骤降至40次/分(房室传导阻滞);眼前幻影重重,四肢如灌铅般瘫软。
第三阶段:多器官集体崩盘(24-48小时)。尿液浓缩成酱油色(急性肾衰),心电图乱如麻花(心室颤动),血液凝固功能彻底瘫痪——赵先生ICU抢救时,毒素已像硫酸般溶解他的心肌细胞。
急救铁律:禁止催吐!抢4小时黄金窗
(一)院前自救
皮肤接触:立刻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勿揉眼鼻;
误食处置:切勿催吐!强灌500ml牛奶或蛋清包裹毒素;
带样本狂奔:揪下接触的叶片或花朵密封,直送最近医院。
(二)急诊室生命拉锯战
洗胃+血液灌流:4小时内清除毒素,超时则毒入心肌;
解毒组合拳:静脉注射阿托品对抗心动过缓;碳酸氢钠纠酸,防止细胞酸中毒;备好除颤仪,随时对抗心脏骤停。
请注意,残酷现实:无特效解药!中毒后存活率取决于送医速度。
防毒三盾:远离死亡诱惑
1、不碰不摘:街拍时保持1米距离,勿贴脸嗅闻或含花摆拍;修剪戴橡胶手套,工具用后酒精消毒。
2、破除偏方迷信:“煮叶止痛”、“花蜜润喉”——全是索命符!药用需专业提纯,且剂量精确至毫克。
3、高危人群防护:儿童:教育“紫花白汁=毒药”,公园玩耍后彻底洗手;宠物:遛狗避开夹竹桃绿化带,误舔汁液可致急性肾衰。
毒性背后的生存悖论
明知夹竹桃剧毒,为何城市仍大量种植?
1.它是生态铁肺:叶片吸附二氧化硫、粉尘能力是普通树木的5倍,堪称“雾霾克星”;
2.生存王者:耐旱抗虫,在污染重灾区依然繁茂,守护城市呼吸。
参考资料
[1]《别碰!街头盛开的它虽然美丽却全株有毒!有人就因为它而进了ICU!》搜狐网;
[2] 蔡玉冰,周飞 ,李碧秋.有毒观赏植物:只可远观不可亵玩[N].广东科技报,2012-09-22(005).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益阳市中心医院 曹曙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益阳市中心医院 曹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