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邻被邻居家的猫抓了道红印用不用打疫苗?自家狗年年打疫苗,咬伤后能省掉处理步骤吗?这些问题的答案,藏着“生死攸关”的学问——狂犬病一旦发病,致死率几乎100%,但做好防护规范处置就能彻底规避风险!
先搞懂:哪些“小家伙”藏风险?狂犬病毒不只是狗的“专利”,下面这些动物都可能携带病毒:未免疫的猫狗;狐狸、狼等野生食肉动物;蝙蝠。哪怕看似温顺的“家养毛孩”,也可能通过接触野生动植物感染病毒。
懂分级:遇到暴露情况不要慌!狂犬病暴露是一个医学术语,是指人被疑似或确诊患有狂犬病的温血动物咬伤、抓伤,或粘膜、破损皮肤被其唾液污染的事件。简单来说,只要存在狂犬病毒通过动物唾液进入人体的可能性,无论最终动物是否真的携带病毒,都算作一次暴露。根据暴露方式和暴露程度,世卫组织推荐并被我国广泛采用的三级暴露分级法,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风险逐级递增,处置要求也更为严格。
I级暴露:接触或喂养动物,完好的皮肤被动物舔拭,接触动物分泌物或排泄物,确认接触方式可靠,则不需要处理。 Ⅱ级暴露: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虽然表皮破损无出血,但皮肤屏障已被破坏,病毒有可能通过破损处侵入人体),应立即处理伤口,必须尽快开始接种狂犬病疫苗(24小时内)。需要注意的是:Ⅱ级暴露者免疫功能低下,或Ⅱ级暴露但咬伤位于头、面、颈部、手部和外生殖器等神经丰富的部位时,建议参照Ⅲ级暴露处置。Ⅲ级暴露: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或破损的皮肤被动物舔舐,或黏膜接触动物唾液以及暴露于蝙蝠(蝙蝠咬伤/抓伤常较隐蔽,即使未见明显伤口,也按Ⅲ级处置)。
处理方式:立即清洗伤口,接种狂犬病疫苗,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参考文献:《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
划重点:被咬伤后“黄金处理法”!牢记“三步走”,比任何“偏方”都管用:一冲。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约15分钟,勿挤压伤口,确保得到彻底的冲洗,能有效清除伤口表面的病毒。二消。用2%碘酒、75%酒精以及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力的皮肤黏膜消毒剂涂擦或消毒伤口内部。注意,伤口切勿擅自缝合或包扎,应保持开放状态,以便进一步观察和处理。三打。完成伤口的初步处理后,尽快前往医院的犬伤门诊或急诊科,进行进一步的伤口处理,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时、全程地接种狂犬病疫苗。如果伤口较为严重,还可能需要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破误区:这些“想当然”会害了人!误区一:“没出血就不用管”。事实是,只要皮肤有破损(包括抓痕、擦伤),即使没有出血,也属于二级暴露,病毒也可能通过黏膜侵入!“误区二:“自家宠物健康,不用打疫苗”。”事实是,动物免疫不等于人绝对安全,伤口处理一步都不能少!误区三:“十日观察法能代替疫苗”。事实是,观察动物的同时,必须先接种疫苗!如果10天后动物确认健康,可咨询医生是否终止后续的疫苗接种。
重点提:常见疑问解答你!
接种疫苗期间又出现暴露情况怎么办?任何一次暴露后均应及时彻底地进行伤口处置。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应继续按照原有免疫程序完成剩余剂次的接种。全程接种后3个月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加强接种。全程接种后3个月及以上再次暴露者,应于0、3天各加强接种一剂次狂犬病疫苗。
家养的猫狗有必要接种狂犬疫苗吗?非常有必要。为宠物打疫苗,不仅可以保护宠物不被感染,也可以保护自己和周围的人。
孕妇出现暴露情况可以接种狂犬疫苗吗?狂犬病为致死性疾病,因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新生儿、婴儿、儿童、老年人或同时患有的其他疾病,不成为接种疫苗的禁忌症。
因各种原因延误接种,需要全部重新接种吗?首先,受种者应尽量按时完成狂犬病疫苗全程接种,全程、规范接种狂犬病疫苗可更有效地刺激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病毒的免疫力。当某一剂次出现延迟,其后续剂次接种时间按原免疫程序作相应顺延,无需重启疫苗免疫程序。如果延误时间过长,应咨询狂犬病接种门诊医生再进行接种。
保定市疾控中心温馨提示:儿童爱逗小动物易被抓伤,家长要盯紧伤口处理,铲屎官要定期给宠物打疫苗,自身被咬伤别拖延,转发给家里有娃、有宠的亲友,多一人知道,少一分风险!
来源: 急性传染病防制科 戴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