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全国科普月“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 的号召,扎实推进社区科普资源与校园教育深度融合,9月25日,宣化区科协统筹优质科普资源,联合大新门社区走进财神庙小学,开展以“无人机原理与拼装”为核心的“科普进校园”活动。通过“理论认知 + 动手实践”的深度融合模式,将抽象的科技知识转化为可触摸的实践成果,为学生们打造了一堂沉浸式科技启蒙课,助力“科技启蒙从校园开始”理念落地生根。




活动伊始,科技讲师王老师以 PPT 为辅助,开启无人机知识启蒙。从“无人机的机身、电机、螺旋桨等基本结构”,到“升力产生、平衡控制等飞行原理”,再到“农业植保、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现实应用场景”,王老师用生动案例与通俗语言,为学生们搭建起清晰的认知框架。“无人机能帮农民伯伯喷洒农药吗?”“它的螺旋桨为什么能让机身飞起来?”面对学生们的好奇提问,王老师一一解答,还现场展示拆解的无人机零件,让抽象的“原理”变得直观可感,为后续拼装环节打下基础。


随后进入核心的“天巡者”无人机拼装环节。在王老师的分步示范与科协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学生们手持零件包,认真识别螺丝、支架、电机等部件,学习使用小型螺丝刀等工具。过程中,不少学生遇到 “零件安装错位”“螺丝拧不紧” 等问题,在老师的巡回指导与同伴的互助下,通过反复调整、耐心尝试,最终成功攻克难题。当看到自己亲手拼装的无人机逐渐成型时,孩子们脸上满是成就感,“我终于拼好啦!”“这个螺旋桨要对准标记才能装对!” 的欢呼与交流声此起彼伏。课程尾声,学生们围绕自己的作品,踊跃分享拼装心得,“原来无人机里有这么多小零件,少一个都不行”“动手拼的时候才知道,科学要仔细才能做好”。




活动结束后,该校老师表示,这样的科普活动让科技知识“活”了起来,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科学思维。

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无人机拼装科普课,是全国科普月“聚焦青少年科技启蒙,推动科普资源下沉校园”的生动实践。后续,区科协将继续深化“科协+社区+学校”的联动模式,策划更多“理论+实践”类科普活动。

来源: 科普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