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动物致伤门诊接诊一名被动物园幼虎抓咬伤的患者,其双下肢出现多处不规则抓咬伤创口,经医护团队及时处置,患者已转危为安。

今天恰逢9月28日——第19个世界狂犬病日,核心倡导“你我共同行动,共筑狂犬病防控防线”。

对此,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副主任刘剑为大家详细介绍狂犬病的认知、规范处置与日常预防要点,帮大家筑牢健康防线。

认识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从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患者发病后会出现恐水、畏光、怕风、咽肌痉挛等典型症状。

在我国,犬是人间狂犬病最重要的传染源,其次是猫、狐狸、獾、狼等野生动物;流浪犬猫、散养犬猫传播风险较高,即便家养犬猫,未按规定接种疫苗也可能携带并传播病毒。

致死风险

目前,狂犬病尚无有效治疗手段,一旦感染发病,病死率几乎达100%。但是,暴露后及时采取规范预防措施(如伤口处置、接种疫苗等),几乎可100%防止发病。

狂犬病规范处置

一、立即处理

第一步:冲洗

用流动清水(矿泉水、自来水等)与肥皂水交替冲洗伤口,持续15分钟,冲掉伤口表面大部分唾液与细菌,降低感染风险。

第二步:消毒

冲洗完毕后,使用碘伏或其他具备病毒灭活效果的皮肤黏膜消毒剂为伤口消毒。需注意,避免将碘酒直接涂抹于伤口内部,以防产生过度刺激。

第三步:止血

若伤口出血较多,先用干净纱布或毛巾按压伤口5-10分钟止血;止血后,再用无菌纱布对伤口进行简单包扎。

禁忌行为:切勿轻信民间偏方,随意在伤口处涂抹药膏、酱油等物品,也不要用嘴吸吮伤口。这些行为不仅无法起到防护作用,还可能增加感染概率,或延误后续规范治疗。

二、及时就医

无论伤口大小,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前往专业动物致伤门诊:

1.野生动物咬伤:野生动物(如老虎、狐狸、猴子、蛇等)携带病菌(狂犬病病毒、蛇毒、细菌等)概率高,易引发严重感染。

2.伤口较深、出血不止:伤口较深、出血不止,可能损伤血管、神经或骨骼,需专业清创、缝合,必要时注射破伤风疫苗。

3.宠物健康不明:宠物健康不明情况下被咬伤(未接种狂犬病疫苗,或近期出现狂躁、畏光等异常行为),需警惕狂犬病感染风险,及时评估。

狂犬病暴露等级判定


三、同步预防破伤风

动物致伤属于破伤风高风险暴露,此外,还需结合伤口污染情况使用抗生素,降低其他病原体感染风险。


需根据伤口性质与个人既往免疫史,判断是否需使用破伤风疫苗及被动免疫制剂(如破伤风抗毒素、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与伤口处理、狂犬病预防同步进行。

后续伤口观察:就医后,应每日观察伤口恢复,若出现红肿范围扩大、疼痛加剧、流脓渗液,或体温≥38℃等症状,应立即复诊排查感染或并发症。

日常预防狂犬病

1.行为防范:日常生活中,不要随意接近、嬉逗流浪犬猫、野生动物及陌生宠物,避免因动物受惊引发攻击,从源头减少感染可能。

2.养犬规范:提倡依法养犬、文明养犬,外出遛狗时务必使用牵引绳,避免犬只咬伤他人;同时,主动为犬猫接种狂犬病疫苗,这是预防狂犬病最主要、最有效的措施。

3.暴露后及时处置:一旦被动物抓伤、咬伤,应第一时间按规范冲洗、消毒伤口,并尽快前往动物致伤门诊接受专业规范的处置。

4.狂犬病防控没有“小事”,每一个日常防护的细节,每一次暴露后的规范处置,都是守护自己与他人健康的关键。只有人人重视、主动作为,才能真正织密狂犬病防控网,让安全常伴左右。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刘剑 裴翌尧

指导专家: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急诊外科 刘剑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刘剑 裴翌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