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如果您发现视物逐渐模糊,犹如隔着一层磨砂玻璃,色彩也变得不如以往鲜明,甚至夜间视力明显下降,这可能是白内障的早期表现。白内障作为常见的眼部问题,主要与年龄增长导致的晶状体自然老化有关,同时也与长期紫外线暴露、遗传因素、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有一定关联。
从医学角度认识,白内障是眼睛晶状体由透明变得混浊的过程。健康的晶状体如同相机的透明镜头,能够保证光线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而当晶状体蛋白质发生变性、凝聚,就会阻碍光线的正常通过,导致视觉质量下降。这种情况通常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出现,但也可能会因眼部外伤、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等因素而提早发生。
不同类型的白内障表现各有特点:老年性白内障通常发展缓慢,可能从晶状体周边开始混浊,初期对中心视力影响不大;核性白内障会使晶状体核心部位变硬、变黄,患者可能出现暂时性近视度数的变化;后囊下性白内障虽然混浊范围较小,但因位于光线的必经通道,对视力影响较为明显。
除了视力逐渐下降这一主要特征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以下表现:在强光环境下视力反而下降,夜间看灯光时出现光晕现象;对色彩的敏感度降低,特别是对蓝色和紫色的辨识能力下降;需要更强的照明才能完成阅读等近距离用眼活动;单眼复视或多视现象,即用单眼观看时出现多个重叠影像。
值得注意的是,视力模糊也可能是其他眼部问题的表现,如青光眼、黄斑变性等。每种眼病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通过专业检查进行准确区分。定期进行眼部健康检查,特别是40岁以后每年一次的专业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眼部问题。
在预防方面,日常生活中可注意以下几点:户外活动时配戴能有效阻挡紫外线的太阳镜;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E的深色蔬菜和水果;妥善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指标;避免长时间使用类固醇等药物;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眼部外伤。
了解白内障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更好地关注眼睛健康。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曹向荣院长表示:“认识白内障的早期表现,建立定期检查的意识,是维护眼健康的重要环节。”若发现视力变化,建议寻求专业眼科医生的指导,通过科学检查获得准确诊断。
来源: 爱尔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