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代芬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审核:姜 华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血液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换季皮肤干痒、被蚊子叮咬挠不停、吃完火锅浑身燥热发痒……皮肤痒确实是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事。但有一种痒,涂药膏没用、吃抗过敏药也无效,甚至痒得整夜睡不着,您可千万别只当成普通“皮肤病”,一定要警惕淋巴瘤的可能!
一、淋巴瘤真的会让皮肤“痒个不停”
淋巴瘤属于淋巴系统疾病,它是如何影响到皮肤的呢?这要从淋巴系统的“工作原理”说起——淋巴系统就像人体内的“防御部队”,淋巴管和淋巴结遍布全身(如颈部、腋下、皮肤深层等),主要负责过滤病原体和清除有害物质。
淋巴瘤细胞会释放组胺、细胞因子等“刺激性物质”。这些物质会刺激皮肤中的神经末梢,就像有人在皮肤下面“撒了一把小石子”,让人忍不住想抓挠。
划重点:普通痒和淋巴瘤相关痒,记住这3个核心区别
不是所有痒都危险,但淋巴瘤引起的瘙痒具有明显特点,学会区分能帮您避免误区: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区别1:顽固程度天差地别
- 普通痒:来得快、去得也快。比如蚊子包一般几十分钟就能缓解;过敏引起的痒,避开过敏原或服用抗过敏药后几小时就好转。
- 危险痒:持续数周甚至数月,外用药膏或口服抗过敏药效果差,甚至完全无效。
区别2:夜间痒感更明显
- 普通痒:白天晚上差异不大,忙碌时甚至可能忘记痒感。
- 危险痒:白天较轻,一到晚上瘙痒明显加剧,如同小虫在皮肤里爬,越抓越痒、越痒越抓,严重影响睡眠。
区别3:皮肤表面没有明显异常
- 普通痒:常伴有皮肤改变,如过敏出现红疹、干燥导致脱屑、湿疹可见小疙瘩等。
- 危险痒:非常“隐蔽”!皮肤表面基本正常,无显著红斑、疹子或隆起,偶有干燥。这也是很多人忽视的关键——以为“皮肤没事就不要紧”。
当然,秋冬季干燥、湿疹、慢性过敏等也可能导致长期瘙痒。如何判断是否需要警惕淋巴瘤?请记住以下“就医信号”: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 瘙痒持续超过2周,使用皮肤病药膏或抗过敏药后仍无改善;
✅ 皮肤瘙痒伴随体重下降,半年内不明原因体重减少≥5%,例如100斤的人无故降至95斤以下;
✅ 不明原因发热,反复持续2周以上;
✅ 夜间睡觉大量出汗,需更换衣物或床单;
✅ 颈部、腋下或腹股沟出现无痛性肿块,质地硬、类似鼻尖,不易推动,且增长较快。
二、日常护淋巴有高招,做好这5件事帮助降低风险
淋巴系统是身体的“防御网络”,日常做好以下方面,有助于维持其健康:
1. 新装修的房子不要急着入住:甲醛、苯等化学物质可能损伤淋巴系统,建议通风3~6个月再入住;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 减少辐射暴露:进行CT、X线等检查时,遵照医嘱做好防护,避免频繁接触辐射;
图5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3. 避免长期熬夜:熬夜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加重淋巴系统负担,长期易引发问题;
图6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4. 饮食不宜过“重口”:多吃新鲜蔬果和全谷物,少吃加工肉类和油炸食品,均衡营养为淋巴系统“充电”;
图7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5. 学会情绪“减压”:长期焦虑、压力过大会导致免疫失调,适当运动、多与朋友交流都是好方法。
图8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皮肤痒虽然常见,但那种“顽固不退、夜间加重、表面无异样”的痒,可能是淋巴系统发出的“警报”。更不能忽视“瘙痒+低热+盗汗+淋巴结肿大”这一组合症状——这些都是身体在向我们预警。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