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节能环保的严苛要求下,汽车轻量化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方向。铝合金,因其一系列卓越特性,被视为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黄金材料”。在汽车领域,铝合金的应用极为广泛。从车身结构,如A柱、B柱,到动力总成系统的发动机缸体、缸盖,再到底盘悬挂系统的控制臂、转向节等,都有铝合金的身影。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铝合金更是成为了行业宠儿。

大家好,我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胡波,主要从事汽车轻量化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的开发。那么,什么是汽车轻量化,为什么说它对汽车行业如此重要呢?汽车轻量化是指在保证汽车安全性的前提下,通过优化结构、替换材料以及改进工艺来减轻整车重量。车辆每减重10%,燃油效率通常可提升6%-8%,从而减少碳排放。同时,轻量化还能改善车辆的操控性、缩短制动距离,是实现节能减排与性能提升双重目标的关键途径。

铝合金独特的性质,使其成为汽车轻量化的“主力军”。铝合金的密度仅为钢材的1/3,但通过添加镁、硅、铜等元素进行合金化,配合热处理工艺,部分高强铝合金的强度已接近甚至超越普通钢材。此外,铝合金还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有助于延长车身寿命;其良好的成型性能也便于高效制造复杂零部件。这些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车身结构、底盘等关键部位,成为实现汽车减重的核心材料。

如何兼顾安全性与轻量化,是铝合金应用绕不开的话题,其关键在于精准选材与仿真设计。例如,在碰撞安全区:应用吸能型铝合金,并设计溃缩结构,确保碰撞时有序变形,既吸收冲击力又守护乘员舱;在车身骨架区:使用7系高强铝合金,通过激光焊接构建高强度车身骨架,显著减重的同时仍稳如铠甲。大量严苛的碰撞测试已验证,采用铝合金结构的车身,其安全性能完全可以满足严格的行业标准。

虽然铝合金在实现汽车轻量化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但其成本是否会推高汽车售价,想必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目前,铝合金的材料与加工成本确实高于钢材,但长期来看,轻量化带来的节能效果,能够覆盖一部分初期投入。更重要的是,随着铝合金回收再生技术成熟和规模效应增强,其成本近年来已大幅下降。同时,车企通过钢铝混合车身等灵活的材料组合方案,有效平衡了成本与性能,使得轻量化技术能够应用于更多价位的车型。

未来,铝合金在汽车轻量化领域的应用将朝着“更大、更薄、更绿”方向发展。一是,铝合金一体化压铸技术应用范围持续扩大,实现更多零件的集成化;二是,新型超高强、多功能铝合金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实现结构件的薄壁化;三是,建立完善的“生产-回收-再生”闭环产业链,促进低碳铝的规模化。

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新型铝合金材料将不断涌现,其综合性能将不断提升,成本有望持续降低。此外,铝合金与其他材料的复合应用有望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为汽车制造带来更多创新可能。铝合金将助力汽车行业在节能、环保、性能提升等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推动汽车产业向绿色、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


本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

作者: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审核:韩海生 中南大学教授、矿物工程系主任

徐龙华 西南科技大学教授、人力资源部部长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来源: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来源: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