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米深的幽暗海底,时间仿佛凝固。但就在这永恒的寂静之下,蕴藏着一场即将颠覆人类资源格局的‘沉默革命’。
这些其貌不扬的‘深海黑土豆’,科学家们称之为‘锰结核’!它们,就是我们今天要揭秘的主角——虽沉睡亿万年,却是关乎人类未来的‘深海金属宝藏’!
深海奇珍——什么是深海锰结核?
别看它外表像一颗颗不起眼的土豆,切开它的‘内心世界’,你会发现它是以贝壳、鱼骨、矿物等为‘核心’,在千万年的时光里,像滚雪球一样,一层一层吸附生长,沉淀了海水中珍贵的金属精华!它们生长速度非常非常慢,100万年只能长大2毫米,
这些锰结核主要沉睡在太平洋、印度洋等数千米深的广阔海底平原上。据相关统计,世界三大洋中的锰结核储量就超过3万亿吨!仅仅在太平洋CCZ这一个富矿区,它所蕴含的锰、镍、钴、铜等金属,就是陆地上所有已知储量的好几倍!这是缓解陆地资源枯竭、保障人类长期发展的关键希望!”
为何称其为“未来资源宝库”?
为什么说它是‘未来宝库’?核心密码就藏在它的‘金属配方’里!锰结核中镍、钴、铜这些关键金属的品位,普遍比咱们陆地上的富矿要高!尤其是镍和钴,这可是支撑新能源汽车心脏——动力电池,以及大规模储能系统的‘绿色金属’!
以太平洋为例,如果把太平洋中锰结核都开采出来的话,可提炼88亿吨铜,供全人类使用近千年,另外可提炼4000亿吨锰、160亿吨镍、55亿吨钴,可供全人类使用1万年以上,有效破解目前新能源产业面临的“资源困局”。这不起眼的“深海黑土豆”确实是经济价值难以估量的“深海宝藏”。
不仅如此,相比陆地开山凿石的艰辛,这些锰结核平铺在广阔的海底表层,大大降低了开采难度和成本预期。这就是深海赋予我们的独特优势!
深海锰结核,这沉睡亿万年的‘金属种子’,蕴藏着驱动人类未来的磅礴能量。它是破解资源困局的一线曙光。然而,唤醒这份来自深渊的馈赠,绝非易事。
深海锰结核如同深埋海底的“金属种子”,蕴藏着驱动人类未来的能量。它既是破解资源困局的希望,也是对生态智慧的考验。只有当科技的利剑,始终与一颗对自然深怀敬畏之心同行,我们才能真正安全、可持续地开启这份来自深海的厚礼,让这些‘金属种子’,在人类文明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照亮未来。”
本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
作者: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审核:韩海生 中南大学教授、矿物工程系主任
徐龙华 西南科技大学教授、人力资源部部长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来源: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来源: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