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发现,当人体在37℃的气温下,会燥热难耐,而洗澡水温是37℃时给人感觉却是凉凉的?

江苏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钱冠宇解释,人体正常的体温通常在36-37℃,对外界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人体主要通过皮肤,以辐射、出汗蒸发等方式散热,来维持体温稳定。但皮肤对冷热的判断,并不是只看温度数值,身体热量的“得失速度”更为关键。

“水是优质的热量传导介质,导热效率是空气的24倍。”钱冠宇介绍,洗澡时,哪怕水温跟人体核心体温一样,水流过皮肤时也会带走热量。皮肤一旦感觉到热量丢失太快,就会感觉“凉飕飕”的,冲澡时的水流越急,凉感就会越明显。

而高温天气下,即便气温跟人体核心体温差不多,但没有了体内外的温差和高效的热传导介质,皮肤的辐射散热功能就不太管用了。如果此时空气湿度再高一点点,能为人体降温的汗液就难以蒸发,皮肤仅剩的散热功能也会随之“停摆”。“而此时,我们身体持续产生的热量根本就散发不出去,燥热也就在所难免了。”钱冠宇说。

来源: 科普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