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保鲜膜封装食物,主要是覆盖食物容器的开口,从而减少空气中的氧气与食物的接触,延缓食物的氧化和腐败过程,保持食物的湿度和新鲜度。然而,保鲜膜如果用得不对,便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多危害

  保鲜膜的种类有哪些?

  保鲜膜看似都是软软的、透明的,但它们的材质却是不一样的,通常由以下几种塑料材料制成:

  聚乙烯(PE):这是最常用的保鲜膜材料之一,因其安全性和低成本而广泛应用。聚乙烯保鲜膜透气性较好,但其热稳定性和抗拉伸性相对较弱。

  聚氯乙烯(PVC):早期的保鲜膜多使用PVC材料,这种材料的保鲜膜透明度高,延展性好,但由于其中可能含有的塑化剂,其安全性受到关注,特别是在高温下或接触油脂性食物时。

  聚偏二氯乙烯(PVDC):这种材料的保鲜膜阻隔性能较好,但因成本较高和环境影响问题,使用相对较少。

  其他生物降解材料: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一些保鲜膜开始采用生物基或生物降解材料,如聚乳酸(PLA)等。

  如何区分可加热、不可加热的保鲜膜?

  在家中加热包裹保鲜膜的食物时,到底可不可以把保鲜膜放进去一起加热呢?

  (1)聚乙烯(PE):这是市面上比较常见的保鲜膜,该材料制成的保鲜膜一般是可以用作微波炉加热的,但长时间加热、温度超过110℃时,会出现热熔现象,所以建议不要把该类保鲜膜包裹食物长时间放在微波炉,用超高温度、长时间加热。

  (2)聚氯乙烯(PVC):该材料制成的保鲜膜含有塑化剂,高温下可能会释放有害物质,不建议用于加热。

  (3)聚偏二氯乙烯(PVDC):这类材料的保鲜膜性能很好,可以耐受140℃~180℃的高温,可以用于加热,但建议不要放进高温烤箱加热。

  另外,还可以查看标签或包装说明。一些制造商通常会在保鲜膜的包装上标明是否可以用于加热。如果是在正规渠道购买的保鲜膜,包装上明确表示可以用于微波炉加热,那么这种保鲜膜通常也是安全的。

  挑选和使用保鲜膜建议和注意事宜

  (1)查看材料类型:

  聚乙烯(PE):通常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选择,适合日常使用。

  聚氯乙烯(PVC):可能含有塑化剂,建议避免用于食品包装。

  聚偏二氯乙烯(PVDC):具有更好的阻隔性能,但成本较高,环境影响也需要考虑。

  (2)查阅产品标签:检查包装上是否有食品安全标志和是否标明可用于微波炉加热。

  (3)透明度和黏性:良好的保鲜膜应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适当的黏性,以便轻松地贴在食品容器上。

  (4)高温使用:遵循包装说明,尤其是关于是否可以加热的指示。不要在高温下使用不适合加热的保鲜膜,如在微波炉中加热。

  (5)避免直接接触高脂食物:某些类型的保鲜膜在接触高脂食物时会出现“渗油”现象,并可能会释放化学物质。

  (6)另外,目前常见的保鲜膜大多是PE材质,但并不是只要标有PE、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保鲜膜就能用来包裹食品,一定要注意要有“食品专用”“食品安全许可”或“QS”的字样才可以盛装食品。常见的装垃圾的塑料袋也是PE材质的,千万不要用来装食物。

  来源:科普中国

来源: 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