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冬至早春,流感病毒总像“隐形刺客”般悄然活跃。你知道吗?我国每年因流感相关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病例超8万(数据来源:国家疾控中心)。发热、咳嗽、全身酸痛只是表象,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才是真正的“健康杀手”——老人、孩子、慢性病患者一旦感染,重症风险会直线上升。
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最近,长沙的梅女士刚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流感疫苗接种。半年前她因哮喘在长沙自贸医院治疗,病情稳定后,医院的管理式医疗模式发挥了关键作用:全科医生与呼吸科专科医生组成健康跟踪小组,定期评估她的康复状态。如今结合季节特点,礼宾医疗部主动提醒她接种疫苗——“以前总觉得疫苗是小孩老人的事,现在才懂,像我这样有基础病的,提前防着才是对自己负责!”
关于流感疫苗,你关心的“为什么打、谁该打、何时打、怎么选、去哪打”,这篇攻略一次说透!
一、这些人必须优先打!感染后重症风险高
流感病毒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但以下6类人感染后更易发展为重症,优先接种刻不容缓:
1、儿童(6月龄及以上):5岁以下(尤其2岁以下)免疫系统未发育成熟,感染后易出现高热、肺炎;托幼机构、小学等集体环境更易交叉感染。
2、60岁以上老年人:随年龄增长免疫力下降,超70%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流感可能直接诱发旧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3、慢性病患者:哮喘、慢阻肺、心脏病、肾病、肝病、血液病或糖尿病患者,感染流感后住院率是常人的3-5倍(《流感诊疗指南》数据)。梅女士作为哮喘患者,正是这类重点保护人群——长沙自贸医院通过全科+专科联合管理,不仅控制了她的哮喘,更通过长期健康跟踪,提前提醒接种疫苗。
4、孕妇及产后2周女性:孕期免疫力波动,流感可能影响胎儿发育甚至致流产;哺乳期接种还能通过母乳为宝宝提供“间接保护”。
5、医务人员、托幼/学校工作者:每天接触密集人群,一旦感染易成“传播链”,属于“高风险暴露者”。
6、养老院、福利院等机构人员:集体生活环境密闭,老人和基础病患者集中,病毒传播更快,必须重点防护。
二、9-11月是黄金期!早打早建免疫屏障
接种流感疫苗后,需要2-4周才能产生足够抗体。我国南北方流感流行高峰存在差异:
- 北方:11月至次年2月(单峰);
- 南方:11月至次年1月(主峰)、4-6月(次峰)。
最理想接种时间是9-11月,尤其是10月前完成,能赶在流感高峰前“筑好防线”。若错过也无妨,整个流行季(未感染前)都可补种,仍能降低感染风险!
▲关键提醒:别等流感“来了”再打!此时可能已处潜伏期,或疫苗未起效,保护效果会大打折扣!
三、四价疫苗怎么选?两种类型,按需评估
流感病毒分甲(A)、乙(B)、丙、丁四型,甲、乙型最易引发流行。四价疫苗覆盖2种甲型+2种乙型,比三价(2甲+1乙)保护更全面。
目前国内四价流感疫苗主要有两种类型:
- 裂解疫苗:常见类型,通过病毒裂解工艺制成;
- 亚单位疫苗:提取病毒关键抗原成分制成。
具体选哪种?到接种点根据自身情况(如年龄、过敏史)评估即可。
四、为什么每年都要打?病毒在变,抗体在降!
“打一次管终身”是误区!每年必须接种,原因有二:
1. 病毒“善变”,疫苗需同步更新:流感病毒(尤其甲型)抗原易变异,每年流行毒株可能不同。世界卫生组织(WHO)会提前监测,每年2月(针对北半球)、9月(针对南半球)推荐下季疫苗毒株。今年的疫苗,可能不覆盖明年的流行株!
2. 抗体“衰减”,保护力会下降:即使接种成功,抗体水平也会随时间降低。研究显示,接种后6-8个月,抗体可能跌至“有效保护线”以下。去年打过,今年仍需补种!
五、去哪打最方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走起!
流感疫苗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部分重点人群如60岁以上老人、托幼机构儿童可能有免费政策,需咨询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是最主要的接种点。
接种前准备:
- 带好证件:成人携带身份证;儿童携带预防接种本。
- 如实告知健康状况:近期是否发烧、对疫苗成分(如鸡蛋、甲醛)过敏、是否有严重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等(禁忌症遵医嘱)。
总结:早打早安心,是对自己和家人的守护!
流感不是“小感冒”,对高风险人群可能是致命威胁。四价疫苗覆盖更广,9-11月接种能最大化保护整个流行季。记住:每年打、重点人群优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打!
像梅女士一样,在长沙自贸医院管理式医疗的全程健康管理下,通过全科与专科联合跟踪,主动为呼吸道筑起“防护墙”——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家人的爱与担当。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长沙自贸医院 何沙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长沙自贸医院 何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