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不少因“糖尿病酮症”或更严重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入院的患者。

令人担忧的是,不少患者在被送医时,对这一急症的严重性仍认识不足。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负责人龙华君主任医师就来和大家详细说明这一糖尿病常见且凶险的急性并发症。

一、什么是糖尿病酮症?

糖尿病酮症其实是身体发出的“酸”急警报,想象一下,身体细胞需要葡萄糖作为能量才能工作,而胰岛素就像是打开细胞大门、让葡萄糖进入的“钥匙”。


(▲AI图)

当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严重不足(如突然停药)或效力急剧下降(如发生感染、应激时),这把“钥匙”就失灵了。结果是,大量葡萄糖被挡在细胞门外,堆积在血液中造成血糖飙升,而细胞自身却陷入“饥饿”状态。

万般无奈之下,身体只能开始紧急分解脂肪来供能。这个过程会产生一类名为酮体的酸性物质。

酮体一旦生成过多,就会在血液中大量堆积,导致血液逐渐变“酸”,这就是糖尿病酮症。若进一步恶化,将发展为致命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二、如何诊断糖尿病酮症?

在急诊,我们通过以下几个关键指标来快速诊断:

1. 血糖:明显升高,通常>13.9mmol/L。

2. 血酮或尿酮:检测结果为阳性。这是诊断的关键证据。

3. 动脉血气分析:查看血液的酸碱度(pH值)。这是判断是否发展到“酸中毒”阶段的黄金标准。

糖尿病酮症:pH值正常或轻度下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pH值<7.3,提示血液已明显变酸。


(▲AI图)

三、糖尿病酮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糖尿病酮症的发生通常比较迅速,可能在24小时内加重。请您警惕以下“信号”:

1、早期信号(“三多一少”加重):

口渴、喝水多;

尿频、尿量多;

食欲亢进,但体重反而下降。

2、典型症状(酮体堆积的表现):

①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有时会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或阑尾炎。

②脱水症状:皮肤干燥、口干、眼窝凹陷、心跳过快、尿量减少。

③呼吸特征:呼出的气体有“烂苹果味”,这是丙酮的味道,是非常特异的危险信号!

④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乏力、精神萎靡、嗜睡、烦躁不安。严重者可陷入昏迷。


(▲AI图)

一旦出现“烂苹果味口气”或“恶心呕吐伴高血糖”,请不要有任何犹豫,立即前往最近医院的急诊科。

四、如何化险为夷,防患于未然?

糖尿病酮症虽然凶险,但完全可以预防和治愈。预后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绝大多数患者经过及时规范的救治都能转危为安。

1、急诊室里的“三板斧”

①补液:快速补充大量液体,纠正脱水,这是最首要、最关键的一步。

②胰岛素治疗:采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平稳降低血糖,抑制酮体生成。

③纠正电解质紊乱:特别注意补钾,因为在酸中毒和胰岛素治疗过程中,血钾水平会发生剧烈波动。

2、“治未病”的中医智慧

从中医角度看,糖尿病酮症属于“消渴”并发“呕吐”、“昏迷”的范畴,本质是阴津亏耗,浊毒内蕴。

在恢复期和日常预防中,医生指导下辅以清热解毒、健脾和胃、化瘀解毒等治疗,中西医结合优势显著。

3、最重要的:患者与家属的日常管理(防患于未然)

①遵医嘱用药:切勿自行随意停药或减少胰岛素用量,这是最常见诱因。

②规律监测:规律监测血糖,当血糖持续>13.9mmol/L或感到不适时,应立即测尿酮或血酮。


(▲AI图)

③识别诱因:最常见的诱因包括感染(如感冒、肺炎、尿路感染)、应激状态(如外伤、手术、情绪激动)、饮食失控、心肌梗死等。

在生病期间,即使食欲不佳,也不能擅自停用胰岛素,反而需要更频繁地监测并根据医嘱调整药量。

专家提醒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龙华君主任提醒:糖尿病酮症是糖尿病管理过程中一个突发但可防可控的“危险信号”,既是对患者自我管理的考验,也是身体发出的严厉警告。一旦捕捉到早期信号,特别是“高血糖+恶心呕吐+烂苹果味”这个危险组合,请毫不犹豫,立刻就医!唯有平时严格管理、科学防控,才能牢牢守住健康生命线,远离酮症的威胁。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急诊科 喻心蕾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喻心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