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的林先生仅仅因为用筋膜枪按摩了酸痛的颈椎,左眼视力竟从术后已恢复的正常水平骤降至0.1。

林先生46岁,近日因视网膜脱离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接受了“玻璃体切除+玻璃体腔硅油填充术”。

啥是视网膜脱离呢?我们把视网膜当成墙上贴着的壁纸,当它从眼球壁上脱落时,感光功能就会丧失,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手术的目的,就是让这张壁纸重新贴回墙上。医生会切除病变的玻璃体(如同铲掉老化的墙胶),然后向眼球内注入特殊的填充物硅油或气体。这些填充物比眼内的液体要轻,会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正是利用这个浮力,像一只无形的手,将脱落的视网膜重新顶压、贴附在眼球壁上,为它争取愈合的时间。

手术成功只是康复的第一步。术后特殊体位,其重要性不亚于手术本身。林先生被要求每天保持至少14 小时的俯卧位,并持续一个月。这种俯卧之痛无疑是巨大的身心考验,但为了重获光明,每一分钟的坚持都至关重要。

可林先生趴久了,脖子太酸,忘了医生的嘱咐,他想到了用筋膜枪来放松颈部肌肉,于是抄起筋膜枪就往颈椎上怼。这一下直接惹来了大麻烦,筋膜枪通过高频振动放松肌肉,对普通人来说是享受,但对林先生这样眼内有“不稳定因素”的人而言,却是灾难的开始。

当他用筋膜枪按摩颈椎时,发生了两件危险的事情:直接的机械冲击是高强度的震动波,通过颈椎和颅骨直接传导至眼球。这无异于在眼球这个精密的水球内部掀起了一场海啸。原本平稳顶压着视网膜的硅油,在剧烈震动下产生了猛烈的波动和剪切力,刚刚开始愈合、依旧脆弱的视网膜,根本无法承受这种粗暴的机械牵拉,瞬间再次脱离原位。另一方面,不当的颈部按摩,尤其是强力震动,可能导致眼压发生波动或眼底供血异常,进一步加剧了并发症的风险。

所幸林先生视力出现下降时,第一时间返回眼视光医院就诊。经过医生的二次手术,其视力问题已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步恢复。



来源: 温州市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