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到2030年,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科学普及,言之有据。为保证肿瘤知识科普的权威性和严谨性,中国抗癌协会依托《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即CACA指南,按照疾病“防筛诊治康”的全流程管理体系,连续四年撰写了《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以CACA指南核心观点为创作源,全面推进我国肿瘤防治权威科普创作和推广。
2025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为“CACA指南,我知你知,全程管理,全息发力”。中国抗癌协会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5)》,覆盖28个瘤种、41个技术,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为大家分享核心知识,摘取部分内容,供参阅使用。
问题12:临床试验在淋巴瘤治疗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参与临床试验的利弊有哪些,如何选择合适的临床试验?
核心观点一:新疗法可能更有效但风险未知。
观点解读:患者有机会尝试最新的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可能比现有疗法效果更好,但因为是试验阶段,疗效和安全性尚未完全确认,存在不确定性。
核心观点二:专业医疗团队全程密切监护。
观点解读:参与试验的患者会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护士团队跟踪监测,检查更频繁,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安全性更有保障。
核心观点三:贡献医学研究造福未来患者。
观点解读:参与试验的数据会用于医学研究,帮助科学家改进疗法,为更多患者找到更好的治疗方式,具有公益价值。
核心观点四:可能被分到对照组无法用新药。
观点解读:部分试验会随机分组,患者可能被分配到对照组,只能接受标准治疗而非新疗法,需提前了解试验设计并做好心理准备。
核心观点五:评估试验阶段匹配风险承受力。
观点解读:Ⅰ期试验主要测试安全性,风险较高;Ⅱ期侧重有效性;Ⅲ期对比现有疗法。患者需根据自身病情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的阶段。
核心观点六:结合病情和医生建议理性选择。
观点解读:患者应与主治医生充分沟通,根据肿瘤类型、身体状况、治疗需求等评估是否适合参与特定试验,同时考虑交通、时间等生活因素,避免盲目决定。
来源: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