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姨在接受肺结节胸腔镜手术后,被持续性咳嗽缠上了。尤其是到了夜间,频繁的咳嗽让她辗转难眠。这不禁让她忧虑:是不是术后伤口愈合出了问题?其实,这种术后持续性咳嗽在医学领域并不罕见,它往往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属于康复过程中的常见现象。

术后咳嗽,是肺的“自我修复”行动

肺结节胸腔镜手术作为微创术式,虽然创伤相对较小,但在手术过程中,肺组织难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还可能导致少量炎性渗出液或组织碎屑残留。此外,淋巴结清扫或支气管结构的改变,也可能致使气道反应性升高。此时,机体便会启动保护性反射——咳嗽,通过这一方式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与异物,从而推动肺复张。

临床数据显示,肺术后咳嗽(CAP)极为普遍:术后1个月内,其发生率高达64.22%,其中超过30%的患者属于中重度咳嗽;术后2周左右,咳嗽症状通常会达到峰值,随后逐渐减轻。然而,即便到了术后3个月,仍有66%的患者存在咳嗽症状,甚至有54%的人,咳嗽会一直持续到术后1年。

掌握有效咳嗽技巧,实现高效排痰

不少患者在术后,因担心咳嗽会牵拉伤口引发疼痛,常常会下意识地抑制咳嗽反射。实际上,有效排痰对于预防肺部感染、促进肺复张起着关键作用。只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并借助合适的辅助手段,既能大幅减轻咳嗽带来的疼痛,又能提升排痰效率。具体方法如下:

1.保护伤口,减轻咳嗽疼痛:咳嗽前,可以将双手手掌轻轻按压在伤口两侧,或者怀抱软枕抵住胸前。通过这种方式为伤口提供外力支撑,能有效减少胸壁震动和肌肉牵拉,显著缓解咳嗽带来的疼痛感。这一方法特别适合肺叶切除或淋巴结清扫术后气道高敏感的患者。

2.采用分段咳嗽,温和排出痰液:推荐“分段式咳嗽法”。第一步,缓慢吸气,再缓缓呼出,重复2次-3次,让肺部充分放松;第二步,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3秒-5秒;第三步,小幅度张口呼气,同时用腹部发力进行2次-3次轻咳,逐步将痰液咳出。

3.借助雾化治疗,应对黏稠痰液:如果术后痰液黏稠,难以咳出,可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雾化吸入治疗。雾化器能将化痰药物分解成微小雾粒,吸入后可以湿化气道、稀释痰液,从而促进分泌物排出。

4.保证充足饮水,维持气道湿润:每天建议饮用1500毫升-2000毫升温水。充足的水分不仅能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还能稀释痰液,使其更易咳出。

警惕异常咳嗽,及时就医检查

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格外警惕,应及时就医排查:

1. 痰中带血,且血量不断增加,颜色变为鲜红色;

2. 咳嗽的同时伴有发热、呼吸困难症状;

3. 咳嗽持续超过两周,痰量增多,痰液颜色变为黄绿色或呈现脓性等异常改变。

肺癌胸腔镜术后的康复,恰似为肺部按下了“重启键”。咳嗽并非单纯令人不适的症状,更是肺部努力自我清洁、奋力复原的信号。掌握科学的咳嗽与排痰方法,是康复之路上至关重要的一环。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2

版)[J].中华肿瘤杂志,2022,44(6):457-490.

[2]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2022 年版)[J].协和医学杂志,2022,13(4):

549-570.

[3]石硕,许辉.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咳嗽的研究进展[J/OL].护士进修杂志.

来源: 温州市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