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酸渣肉是土家族传统饮食智慧的体现之一。其精髓在于通过多种乳酸菌和益生菌的共同作用,在延长猪肉保存时间的同时,赋予其独特的酸香风味。它还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细菌谱,从而增强肠道的分泌和蠕动功能,对肠道黏膜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土家酸渣肉制作工艺:

1.处理肉片:精品五花肉燎皮去腥,清水洗净,切成4毫米厚的肉片。依次加入白酒、食盐、白糖等调味料,腌制30分钟后,加入米面揉搓,使每片肉均匀吸附米面。

2.装坛发酵:准备一个干净的泡菜坛或密封罐,将拌好的肉片放入。一边装一边用手压实,排出空气。用粽叶卡住坛口,盖上坛盖,在坛沿浇上清水密封。将坛子置于阴凉通风、避光处进行发酵。


3.等待发酵:自然发酵通常需一周左右,时间越长酸味越醇厚。发酵好的酸渣肉会散发出浓郁的酸香和酵香。


二、食用体验和营养转化:

1.风味独特:经过发酵,猪肉的油腻感降低,酸香开胃,能增进食欲,是搭配米饭或杂粮的特色菜肴。

2.营养转化:发酵过程使猪肉中的部分蛋白质分解为更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和小分子肽,这些小分子物质易于吸收,能减轻消化负担,并可用于合成人体所需蛋白质,支持身体生长、组织修复和正常生理功能。


三、健康益处与食用建议:

1.改善消化与吸收:有助于分解食物中的乳糖等成分,缓解乳糖不耐受引起的腹胀、腹泻症状,同时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2.支持肠道健康:通过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的生长,减少有害代谢产物,辅助降低肠道不适风险,间接为整体健康提供基础支持。

但需注意,土家酸渣肉的脂肪含量和盐分通常较高,应适量食用,切忌过量,以免增加身体代谢负担,导致营养过剩或失衡,从而影响健康。


供稿单位:重庆微生物学会

作者:重庆市黔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孟庆辉副主任技师、唐慧玲主任技师,邹老师科普花园 邹静波主任技师

审核专家:汪洋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