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帕金森病,很多人会想到“手抖”“走路慢”“身体僵硬”——这些看似“小动作”的异常,却会慢慢夺走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主要因大脑中分泌多巴胺的神经元逐渐减少,导致神经信号传递紊乱,进而出现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等症状,严重时患者甚至无法独立穿衣、吃饭,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那么只有老年人才会得帕金森病?绝非老年人的“专利”!
虽然60岁以上是高发人群,但帕金森病的魔爪也可能伸向中青年,甚至40岁以下的“年轻起病型”患者也并不罕见。他们不仅要对抗疾病本身,还可能更早地面临药物副作用(如异动症)和认知障碍等严峻挑战。
(▲医院正门)
长沙裕湘医院神经外科医生提醒您:请记住:年龄不是护身符,症状才是警报器。一旦出现可疑迹象,无论老少,都应立即就医!
帕金森病的诊疗不仅需要长期全程管理,更需要以患者生活质量和功能改善为长期目标,进行综合干预,才能使患者长期获益,达到最佳生活状态。主要包括:
1、药物治疗:治疗帕金森病的常用药物有六大类:
最常用的一类药物是多巴胺制剂,包括左旋多巴和复方左旋多巴;
第二类是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如恩他卡朋;
第三类是单胺氧化酶B型抑制剂,常用的有司来吉兰、雷沙吉兰;
第四类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吡贝地尔、普拉克索、罗匹尼罗、罗替高汀;
第五类是抗胆碱能制剂,如盐酸苯海索片;
第六类是金刚烷胺。
其中,前四类属于多巴胺能药物,后两类属于非多巴胺能药物。
2、神经调控治疗:脑深部电刺激(DBS)作为植入式神经调控治疗技术,已成为目前主要的手术选择。(注意:术后不可停药!)
3、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吞咽治疗等,同时鼓励患者适量进行太极拳、慢跑等体育活动。
长沙裕湘医院神经外科提醒帕友:虽然帕金森病有很多治疗方法,但仍无法阻止疾病进展,并且疾病会持续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需要进行全程管理,实现长期获益。
帕金森病的全程管理采取综合多学科的模式,涉及疾病的各个阶段,包括前驱期帕金森病风险预测,疾病期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运动并发症的管理。患者正确认识全程管理,并积极配合,可持续改善生活质量。
来源:长沙裕湘医院 神经外科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长沙裕湘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