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时节,板栗飘香。对于蒙泉的李老先生(化名)来说,这本应是收获喜悦的日子。然而,就在前一天,他在家“打板栗”时,右眼不慎被板栗刺刺伤,当即感到眼痛、眼红、视力下降,并伴有眼胀、视物模糊。

因症状逐渐加重,次日,家人带他前往石门县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就诊,随后被收治入院治疗。接诊的陈文辉主治医生详细检查后发现,李老先生右眼角膜水肿混浊,并可见两根板栗刺深深刺入角膜深层,诊断为“右眼角膜异物”和“右眼细菌性角膜炎”。

陈文辉医生及时为李老先生进行了专业处理,顺利取出异物,并予以抗感染、促进角膜修复等治疗。


角膜异物是眼科的常见急症,尤其是植物性异物(如板栗刺、木屑等),不仅携带大量细菌,容易引发感染,还可能残留于角膜深层,导致炎症反复发作、角膜瘢痕形成,甚至严重影响视力。及时取出异物、抗感染治疗是关键。

李老先生的病例绝非个例。每年这个季节,眼科都会接诊大量因采摘或处理板栗而被刺伤眼睛的患者。这颗秋天的“黄金果”,其外表的尖刺硬壳,竟是眼睛的“隐形杀手”。

一、板栗刺伤眼,绝非小事!

千万不要以为被扎一下只是有点疼,揉一揉就好了。板栗刺对眼睛的伤害是多方面且严重的:

1、物理穿透伤:板栗刺尖锐且坚硬,高速撞击下极易刺破眼球最娇嫩的角膜,甚至伤及更深层的虹膜、晶状体,导致外伤性白内障、眼内出血等,永久影响视力。

2、毒性及异物反应:板栗刺并非无菌,不仅携带细菌、真菌,其本身作为一种植物性异物,含有多种化学物质,会引发剧烈的过敏性炎症和毒性反应,导致角膜迅速水肿、溃烂,治疗非常棘手。

3、感染风险高:田间劳作环境复杂,细菌众多。异物入眼后,极易引起感染性角膜炎,若控制不佳,可能发展成毁灭性的眼内炎,有失明风险。

尤其提醒中老年人群:如同74岁的李老先生,可能本身患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眼部恢复能力相对较慢,一旦受伤,后果往往更严重,切勿掉以轻心。

二、万一受伤,切记“三不二要”原则!

李老先生忍痛一天才就医的做法是非常危险的!时间就是视力,正确的现场急救至关重要:

【三不】

1、 绝对不要揉眼:揉眼会使刺扎得更深、甚至折断,造成二次伤害。

2、不要自行胡乱拔出:没有专业工具,强行拔除极易导致断刺残留,加重损伤。

3、 不要用脏手、脏布擦拭:大大增加感染风险。

【二要】

1、要立即制动:立即停止活动,闭上伤眼或轻轻盖上清洁的纱布、眼罩,避免转动眼球。

2、要紧急就医:必须立即前往最近医院的眼科急诊!途中尽量保持头部平稳,避免颠簸,告知医生是被“板栗刺”所伤。

三、快乐采摘,防护是第一前提!

预防,是避免伤害的唯一且最有效的方法。无论是果农还是体验采摘乐趣的游客,请务必做好:

1、佩戴专业护目镜:这是最重要的安全保障!一副密封性好的防护眼镜或护目镜,能有效阻挡飞溅的尖刺。

2、戴好手套和帽子:使用长杆打板栗时,佩戴手套和宽檐帽,防止板栗从高空坠落直接击中头面部。

3、保持安全距离:敲打树枝时,提醒周围人(尤其是儿童)远离树下区域,侧身站立,避免仰头直视。

4、儿童不应参与:不要让儿童直接参与敲打或剥壳的过程,家长应全程密切看护。

总结:

李老先生的住院病历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丰收诚可贵,安全价更高。在享受秋日美味的同时,请务必保护好我们心灵的窗户。一次简单的防护,就能避免一场可能改变生活的意外。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石门县人民医院 杜彩虹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石门县人民医院 杜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