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在全国首个科普月活动期间,江西省、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与华南国家植物园携手推出“‘我家的绿植’公民科学项目”,正式推广“生命网格App”,吸引广大游客和市民积极参与,以实际行动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公民科学研究。
活动当天,庐山植物园小南门前人潮涌动。工作人员精心准备了植物手卡、研学帆布包以及内附常见花卉种子的小花盆,作为参与鼓励奖品,现场气氛热烈,近百名游客踊跃加入。
许多亲子家庭、学生和老年朋友在展台前驻足咨询,下载并注册“生命网格App”,积极学习如何使用这一便捷工具记录身边的植物。在讲解员的细心指导下,游客们很快便学会了使用方法,并积极拍摄身边的植物与上传。
在庐山植物园科普馆内,工作人员还组织游客共同观看由华南国家植物园专家主持的“生命网格App使用指南”线上直播,详细讲解如何通过App拍摄植物、上传数据、识别物种并参与科学记录。现场互动频繁,许多游客一边听讲一边操作,迅速掌握了基本使用方法。
来自东北的游客王女士在体验后兴奋地表示:“庐山植物园环境特别优美、植被丰富,但是很多植物我都不认识。‘生命网格’这个软件太实用了,拍照就能识别植物名称,上传后还能为科研做贡献,这样的活动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该项目以“我‘家’的绿植”为主题,鼓励公众无论是在家中、办公室,还是户外公园、植物园,都能随时记录所见植物,共建民间植物数据库。活动自2025年9月18日启动,将持续至2026年8月30日,通过“家庭绿植打卡”和“珍稀植物守护”两大任务,引导参与者成为“公民科学家”,用影像守护绿色,用数据支持科研。
庐山植物园科普讲解员表示,此次活动是推动科普教育走进生活、促进公众参与科学实践的重要举措。“生命网格”不仅是一款工具,更是一座连接公众与科研的桥梁,旨在提升全民生态意识和科学素养,共同为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未来,庐山植物园将继续深化与各大科研机构、学校的合作,拓展科普活动形式与内容,助力绿色发展和科学普及事业迈向新台阶。
来源: 植物界LSB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