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作为全国科普月,北京邮电大学动态新技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联合北京邮电大学高立教授进行了本月第二次科普进校园讲座,此次科普讲座的面向的是保定市第十七中学,科普的主题是“人工智能之人形机器人”。

在科普讲座准备前阶段,高立老师为保定市第十七初三学子指导参赛获奖作品,在了解完该同学的设计理念以及原理之后,就该同学的获奖作品给出了后续参赛的建议。


在高立教授的科普讲座正式开始前,保定市第十七中学的校长王萌菲校长先进行讲话,向学生介绍科普讲座活动的意义以及介绍科普嘉宾高立教授。


在科普讲座过程中,北京邮电大学高立教授借助春晚机器人引出人形机器人的概念,通过自身经历以贴近同学生活的话语介绍了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史,引发同学们的思考:为什么机器人也可以跳舞?自由度是什么?人和机械分别有几自由度?向同学们科普过自由度的知识之后,高立教授向同学们抛出一个问题“自由度是越多越好吗”?参加科普讲座的同学积极思考该问题,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还解释自己抱有观点的原因。随即高立教授请同学上台进行单脚站立实验,探寻保持平衡的秘密。最后探索完人形机器人的奥秘之后,高立教授还向十七中的学生进行了人工智能的伦理教育,激励同学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是人类掌握机器而不是机器统治人类。在此过程中高立教授还向学生科普麦克风会发出刺耳的声音是因为麦克风和音响相对产生了自激效果。


在高立教授科普讲座结束后,保定市第十七中学的冯伟主任进行最后总结,激励学生要像艺术家一样创造、像科学家一样严谨、像工程家一样精细,激励学生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也不断学习。


在科普进校园讲座结束之后,冯伟主任还带领高立教授参观了保定市第十七中学的校史馆,介绍了保定市第十七中学的沿革历史,最后高立教授为十七中留下寄语。


此次科普进校园不仅是向学生普及科技知识,更是激励学生要随着科技进步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好奇心,为学生成为科技人才奠定基础。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动态新技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保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