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 称:四块瓦,灯笼花,鬼督邮,四叶金,四叶对,四叶草,山油菜,杨梅草,胡艽眼,四代草
纷繁复杂的植物世界里,总有野花或野草,以它们独特的方式悄然存在,默默诉说着自然的故事。银线草,隐匿在山林间的一种植物,它或许并不为大众所熟知,却有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与奥秘。
初次听闻银线草的名字,是与一位热爱植物的朋友在交谈中获悉。
银线草,隶属于金粟兰科金粟兰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名称的由来是因它的花朵有着独特的银色丝状花柱,宛如装饰着银色线条的珍宝,因此而得名。在民间,银线草还拥有多样的别称,譬如,四块瓦、灯笼花、四叶七、杨梅草、胡艽眼、四代草等,每一个别称都深藏着人们对它的深厚情感,映衬出对植物的敬畏之心。其中“四块瓦”的称谓尤为生动贴切,因为银线草的植株顶端生长着四片对生的叶子,叶面上有着清晰的网状脉络,宛如四片精美的瓦片,铺陈于翠绿的枝干之上。
那是一个静谧的午后,阳光透过玻璃窗,粼粼的光洒落在桌上的一杯清茶之上。朋友兴致勃勃地讲述着他在山林中的种种奇遇。银线草这个名字,如同一个神秘的符号,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心。为此,我对生长在山林阴湿处的银线草充满好奇,渴望早日目睹它的模样。
机会终于来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踏上了寻找银线草的旅程。其实,这是一次采访,目的地位于长白山山林中的瞭望塔。长白山山林的生态系统保存极其完整,银线草就藏身其中。途中,车窗外的景色如幻灯片般快速闪过,城市的喧嚣逐渐被抛在脑后,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葱葱的森林遁入视线。我的心也随着树木的粗细高矮而起伏。
当我下车步行前往瞭望塔途中,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泥土和草木的芬芳,心旷神怡。脚下的土地松软而湿润,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抚摸。我沿着一条蜿蜒的小径前行,眼睛不停地在周围的植被中搜寻着,期待着与野花野草的不期而遇。
行走和攀爬兼用,四十分钟过去了,在一片树荫下,我发现了几株与众不同的植物。它们的茎直立而纤细,没有分枝,仿佛是从大地中笔直伸出的绿色画笔。茎的顶端,四片叶子对生在一起,如一把把绿色的小伞。叶子是椭圆形,边缘有着粗锯齿,齿尖上的腺体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这是什么植物?我迫不及待地蹲下身子,新奇地观察起来。
脑海中掠过银线草的名字,难道它就是银线草?
没错,这就是银线草。它的叶片质地柔软,叶面暗绿色,如同被大自然精心涂抹了一层颜料,而背面则是淡绿色,透着一种温润的质感。叶柄不长,却稳稳地支撑着叶片,使它在微风中摇曳时不会迷失方向。再看茎干,节明显,带着淡淡的紫色,仿佛是岁月刻意留下的痕迹。在茎的顶端,穗状花序顶生,上面密密麻麻地排列着白色的丝状物。初看时,我没有把白色丝状物当作花朵。其实,这白色的“丝线”就是花,只不过与常见花朵不同。既不像花瓣,也不像花蕊。原来是药隔伸长形成的丝状物。
何为药隔?药隔是植物学上的术语,指雄蕊上连接花药两个花粉囊的部分。一朵花的雄蕊顶端膨大呈囊状的部分叫花药,通常四个充满花粉的花粉囊组成一个花药,一般左右对称分开,中间以药隔相连。一朵花的花粉囊很小,仅凭双眼几乎看不到药隔。银线草的花药在药隔的下面,也意味着子房与花药被药隔隔开。这些小花没有艳丽的色彩,也没有浓郁的香气,却有着一种质朴的美。白色苞片与花被融为一体,不仔细看,几乎难以分辨。雄蕊三枚,花丝线形,洁白如雪,基部愈合,着生在子房背面,上部分离,中间的雄蕊无花药,宛如莲花宝座,清新雅致,赏心悦目。
我静静地坐在银线草旁,感受着它的气息。微风拂过,银线草的叶子和花序轻轻摆动,似乎听到了声响,仿佛在与我轻声低语。此时,周围的一切仿佛都静止了,只剩下我和这几株银线草,沉浸在这宁静而美好的时光里。我不禁想起古人对植物的热爱与赞美,他们常常在诗词中借植物抒发自己的情感。然而,关于银线草的诗词却未曾读过,但是,它在这山林间默默生长,不与百花争妍,自有一番韵味。
银线草的分布范围较为广泛,从辽宁、河北,到陕西、湖南,再到安徽、浙江、福建、广西等地,都能寻觅到它的踪迹。它如同一位漂泊的隐者,在不同的山林间留下自己的孤独身影。每一片土地,都赋予它不同的生命力,而它依然不声不响为扎根的山林镀上银色。
植物没有国界,在日本,银线草也是有故事的野草。它被称作ヒトリシズ力,汉字写作“一人静”。“静”指的是日本古代三大美女之一的静御前,她以美貌的舞女留名于世。而“静御前”是日本镰仓初期的人物,矶禅师之女,源义经之爱妾,人很美,擅长跳舞。“静”是她的名字,“御前”是日本古代对贵族妇女的称呼。银线草只有一个华穗,仿佛就像一位美丽的女子亭亭玉立,故有此名。如此命名,也了解到日本植物命名时,也是借用历史文化的现象。又名“吉野静”,被比作在吉野翩翩起舞的静御前而得名。日本有一地名叫吉野,在现在的奈良县,是日本皇族的圣地,日本南北朝时期南朝正统的首都所在地。
在古代,银线草就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翻阅古籍,可以发现关于它的记载。在一些医药典籍中,银线草被描述为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它的全草和根茎都可入药,有着祛风除湿、活血散瘀、解表散寒等功效。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银线草曾是人们对抗疾病的有力武器。它虽生长在偏僻的山林间,却独自为人类开出有助于健康的花朵。然而,它也带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需要格外谨慎,这也让它多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银线草生长在山林阴湿处,为许多小动物提供栖息和觅食的场所。它的存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是大自然复杂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这片山林里,它与其他植物、动物相互依存,演绎生命奇迹中,银线草也出了一份力。
看着眼前的银线草,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人们总是在忙碌中追逐着各种目标,却常常忽略身边平凡而美好的事物。银线草,不张扬,不炫耀,静静地生长在山林间。看着它的花,让我明白,生命的价值并不在于是否被众人瞩目,而在于是否能坚守自己的本真,在属于自己的角落里,默默地发光发热。
金粟兰科植物的历史超过一亿年,是被子植物中较早分化出来的分支,还有着较原始的特征,譬如,不起眼的小花,无花被片的性质等。但是,这类植物有粗大的地下根状茎,生存策略相同,每年秋天完成开花结果后,地上部分便枯萎消失不见,待次年春天再次萌发,如此周而复始。金粟兰科金粟兰属植物中,银线草有一个姐妹叫“丝穗金粟兰”,姐妹俩有很多相似处,很多人初见银线草时,也会叫错芳名。区分这对金粟兰科姐妹,要看外部形态特征,主要看苞片和中间雄蕊有无花药,丝穗金粟兰苞片二至三裂,中间的雄蕊有一枚二室的花药;而银线草苞片不裂,中间的雄蕊无花药,黄色雄蕊可见。银线草叶缘有锐锯齿,四枚叶片杯状向上生长;丝穗金粟兰叶缘锯齿较钝,四枚叶片平行舒展生长。
起身离开时,我再次回头望向那几株银线草。它们依然静静地摇曳在那里,似乎在向我诉说着它的故事。这次与银线草的相遇,让我收获了一份宁静与美好,也让我对大自然有了更深的敬畏之情。我知道,在脚下的这片山林间,还有许多像银线草一样的植物,等待着去探秘、去发现。它们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财富,我们要用心去守护。
初审 | 陈嘉琦、李书豪
复审 | 魏星华
终审 | 韩永林
来源: 吉林科普微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