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两分钟就有一位妇女死于子宫颈癌……,每一位都是悲剧,但是我们可以预防!」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曾对子宫颈癌的防治工作进行强烈呼吁。
刷社交平台时,你可能也刷到过年轻抗癌博主的故事;一些网友身边也有姐妹不幸确诊了子宫颈癌。
很多人都觉得子宫颈癌是“妈妈辈的事”,跟自己无关。但现实是——它正在悄悄偷袭80、90甚至00后!
冷知识!
▸ 子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四大癌症,更是中国最高发的妇科恶性肿瘤!
▸ 每年超10万中国女性确诊,近5万人死亡!
▸ 最小患者只有17岁!
·研究实锤:发病时间,比你想象得更早!
2021年发表的一项子宫颈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全国、城乡子宫颈癌发病重点人群为25~45岁女性人群。如今25~45岁年龄区间内的女性主要就是80后、90后(1980~1999)。
同时,更年轻的00后,对子宫颈癌也不能掉以轻心。研究表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自20岁后开始上升,首发年龄集中在25岁,诊断为子宫颈癌的最小年龄仅为17岁。
子宫颈癌早期有一定的隐蔽性。由HPV感染导致的子宫颈癌时间各有不同,通常从HPV感染进展为子宫颈癌前病变的时间相对较短,而从子宫颈癌前病变进展为浸润癌需要10~20年。多数前期病变和早期癌变没有任何症状!等出现异常出血、疼痛时,往往已经棘手。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多中招?
→ 17-24岁是HPV感染第一个高峰,子宫颈癌年轻化可能和HPV反复感染有密切关系。绝大多数子宫颈癌都是由高危型HPV感染引起。
→性行为是主要感染途径(初次年龄提前、性观念变化等加大风险)。
→ 中国25-45岁女性高危HPV感染率高达19.9%!
→ 持续感染+不良习惯(如多个性伴、吸烟、无保护性行为)可能催化癌变。
目前没有特效药能直接杀死HPV病毒,不过也不用太紧张,大多数HPV感染可在6~24个月内可被免疫机制自行清除,只是部分高危型别HPV持续感染可导致癌前病变和子宫颈癌。
·但别慌!子宫颈癌也是可预防的癌!
2023年中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第2版)》提出了三级预防策略:
未发生性生活的年轻女性接种HPV疫苗,可获得更佳预防效果;已发生性行为的女性接种HPV疫苗,也有保护作用。
所有接种过HPV疫苗的适龄女性,仍需接受规范的子宫颈癌筛查。此外,男性也会感染HPV。通过性接触可能会增加伴侣HPV感染和再感染风险,持续感染HPV可能增加伴侣患子宫颈癌的风险。HPV疫苗不仅能保护女性,适龄男性接种后也能预防HPV相关癌症和生殖道疾病。
再划一遍重点!
→ 无性生活前接种疫苗效果最好,但有性生活后打依然有效!
→ 就算打过疫苗,也要定期做筛查(防的不是所有亚型)!
→ 男性也会感染HPV!接种疫苗既能保护自己,也能保护伴侣!
·接种疫苗后是否一劳永逸?
答:不能!
HPV疫苗不能100%预防所有高危亚型,也不能替代安全套等防护措施!
接种HPV疫苗可以预防95%以上的HPV16、18感染,但与子宫颈癌相关的高危型HPV有13种亚型,而目前已上市的HPV疫苗只是针对其中几个主要的HPV亚型,如HPV16、18等(HPV16、18与大约70%的子宫颈癌相关)。
也就是说,目前的HPV疫苗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的高危型HPV,有少数子宫颈癌是与疫苗以外的其他高危HPV亚型相关,并且存在少数子宫颈癌与HPV感染无关,所以接种过HPV疫苗的妇女仍需定期进行子宫颈癌筛查。
最后一句劝!
年轻不是健康的免死金牌,预防要趁早,筛查不能少!
但是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子宫颈癌有可能成为人类通过接种疫苗、定期筛查和早诊早治来全面预防以致消除的第一个恶性肿瘤!
来源: 四川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