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家孩子一哭闹,大腿根就鼓个包,不哭又没了,这是怎么回事?”在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儿外科门诊,经常有家长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就诊。
这个“时隐时现”的包块,很可能就是儿童疝气! 如果忽视不管,甚至可能引发肠管嵌顿,危及生命!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这个婴幼儿高发却容易被忽视的疾病——儿童疝气,帮助家长早发现、早干预!
为什么宝宝更容易患“疝气”?
疝气,简单来说就是体内组织(如肠管)通过薄弱点“钻”到了不该去的地方,形成鼓包。儿童疝气常见于腹股沟疝(占80%)和脐疝,高发年龄为1岁以内婴幼儿,尤其是爱哭闹、便秘、长期咳嗽的宝宝。其中:
1、腹股沟疝:男宝发病率是女宝的3-5倍,因为男婴睾丸下降过程中会形成天然薄弱点。
2、脐疝:多见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肚脐处鼓起软包。
家长如何在家初步判断?
很多家长直到孩子哭闹剧烈、鼓包变硬才意识到问题,往往已经出现嵌顿疝(紧急情况)!学会这几招,在家就能初步判断:
1、看部位:腹股沟或阴囊(男宝)、大阴唇(女宝)是否出现鼓包?
2、看变化:哭闹、咳嗽、排便时鼓包是否变大?安静时是否消失?
3、摸软硬:轻轻按压,如果鼓包柔软、可推回,可能是普通疝气;如果硬、痛、推不动,立即就医!
4、观状态:孩子是否伴随呕吐、烦躁不安?这可能是嵌顿疝的信号!
紧急!出现这些症状,必须4小时内就医!
普通疝气可以择期手术,但一旦发生嵌顿疝(肠管卡住无法回纳),就是儿科急症!以下危险信号,家长要格外留意:
• 鼓包变硬、发红、触碰疼痛;
• 孩子哭闹不止、拒绝进食;
• 呕吐、腹胀、精神萎靡。
黄金时间窗:4-6小时内,否则可能导致肠管缺血坏死,甚至危及生命!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曹晗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曹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