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全国科普月深入开展之际,为贯彻落实 “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筑牢法治思想根基” 的核心目标,9 月 2 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汤原县香兰司法所走进辖区中小学,以 “开学第一课” 为载体,打造 “法治 + 科普” 双融特色活动,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学习与校园法治教育深度结合,为全国科普月注入校园活力,助力青少年在科学认知与法治意识的双重培育中健康成长。

本次活动紧扣全国科普月 “赋能成长,科学先行” 的理念,结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与校园生活实际,构建 “科普筑基、法治护航” 的双核心内容体系。在科普知识普及层面,工作人员以《科普法》为纲领,重点解读 “各类学校应当把科普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科普活动” 的法律规定,明确学生参与科普活动的合法权益,引导青少年主动拥抱科学、参与科普实践;同时针对校园中可能出现的 “伪科学” 言论,如星座迷信、不实健康传言等,通过对比《科普法》倡导的科学精神与邪教 “伪科学” 的欺骗性,教会学生用科学思维辨别谣言、抵制邪教,让科学理性成为青少年的 “精神铠甲”。

在法治教育环节,活动聚焦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与行为规范,以 “案例 + 法条” 的形式,深入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清晰划分家庭、学校、社会的保护责任,剖析打架斗殴、校园欺凌等行为的法律后果;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校园周边安全、交通安全等热点问题,传授 “识别诈骗话术”“拒绝不良诱惑”“遭遇危险及时求助” 等实用技巧,特别补充 “依据科普常识反驳伪科学言论” 的方法,让法治意识与科学素养形成 “双重防护网”,全面提升学生综合防护能力。


为打破 “单向灌输” 的传统科普模式,活动创新采用多样化互动形式,让科普月的校园实践更具趣味性与参与感。现场设置 “情景演绎” 环节,除 “陌生人给零食怎么办”“同学借钱不还怎么处理” 等法治情景外,特别新增 “同学宣扬‘星座决定成绩’该如何用科普知识回应”“想参加科普活动该向学校如何提议” 等科普相关情景,邀请学生沉浸式演绎应对方式,工作人员结合《科普法》及相关法律即时点评指导,让科学知识与法律条款在实践中落地。

“法治知识小竞赛” 环节更是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竞赛题目不仅涵盖 “未成年人可以进入网吧吗”“被欺凌后该告诉谁” 等法治问题,更融入 “学校是否有义务组织科普活动”“《科普法》能帮助我们抵御伪科学吗” 等科普月核心议题,学生们积极举手抢答,现场发放印有法治标语与科普小知识的书签、笔记本等小礼品 20 余份,让科学与法治的种子在趣味互动中生根发芽。此外,活动还选取本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权益保护典型案例,以及 “社区依托《科普法》开展活动帮助居民识破伪科学诈骗” 的真实事例,用通俗语言拆解案件中的法律要点与科普价值,让学生直观感受到 “法律就在身边,科普融入生活”,进一步强化 “学科学、懂法律、守规矩” 的意识。

作为全国科普月的校园特色实践活动,此次 “开学第一课” 以接地气的内容、有趣的形式,让法治观念与科学理念深深植入学生心中。通过活动,学生不仅清晰认识到邪教的欺骗性与违法性,更深入了解《科普法》赋予的权利与责任,自我保护能力、法治素养与科学认知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未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汤原县将持续以全国科普月为契机,推动 “法治 + 科普” 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构建平安、法治、科学的校园环境,培育具备科学精神与法治思维的新时代青少年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