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很多人谈之色变的疾病。但有一种疾病,死亡率比肝癌还高,很多人却没听说过,它就是慢性肾病。据第六次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已有超过8200万成年人患有慢性肾病,却只有10%的人知道自己患病!

它早期几乎没有症状,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走向肾衰竭,甚至需要依赖透析或肾移植,因此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慢性肾病并不遥远,它可能正在你我身边悄然发生。那么,哪些症状是肾脏在报警?如何早发现,早预防?


(▲指导专家)

肾在人体中发挥什么作用?

肾脏,俗称“腰子”。正常人有两个肾脏,位于背部中下方左右两侧,外形如蚕豆。

有些人说,肾脏有两个,少一个无足轻重。但实际上,它们在我们的身体中默默无闻承担着重要的生理功能,不仅负责过滤、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还参与调节血压、维持骨骼健康、生成红细胞等多种生理过程,是人体保持内环境平衡必不可少的器官组织。

什么是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超过3个月。具体来说,就是包括肾脏损伤的标志物异常,如蛋白尿、血尿、血肌酐升高,肾脏病理异常,超声或CT检查异常以及肾移植病史等。最常见的病因就是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

慢性肾脏病如不能在早期得到合理治疗,很多患者最终进展至“尿毒症”,而且更多的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慢性肾病偏爱哪些人?

下面这些“高危人群”,是肾病最容易“盯上的对象”。

1.年龄超过65岁的人,尤其是老年前列腺增生者;

2.慢性肾脏病家族史,虽然肾病不一定会遗传,但很多慢性肾脏病有家族聚集倾向;

3.有基础疾病史的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泌尿系或全身肿瘤、心血管病、贫血、出生时低体重等;

4.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高盐、高脂、高蛋白饮食,酗酒,过度劳累,肥胖,抽烟;

5.用过伤肾药物的人,如长期服用止痛药、中草药,各种成分不明的保健品、“补品”、减肥药等也可能造成肾脏损害;

6.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人群,免疫系统疾病的人群也是慢性肾脏病的高危人群。

出现这些症状是肾脏在报警!

大多数慢性肾病患者早期没有自觉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肾脏损害加重,患者可能出现乏力、精神萎靡、水肿,尤其是眼睑和下肢出现凹陷性水肿,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尿量减少、尿液中有泡沫、尿液颜色加深、夜尿次数增多、贫血等症状。

长沙泰和医院李大伟教授在此提醒大家,如果出现以上不典型信号,应该及时到医院肾内科门诊就诊。对于慢性肾脏病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筛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血清肌酐检测。每年成人体检时进行一次尿常规、尿白蛋白肌酐比、肾功能及肾脏彩超等常规检查,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患者要注意什么?

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管理而言,需要进行生活方式改变、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等多方面干预。

首先,需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低嘌呤饮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规律适度运动和避免劳累及感染等。

其次,慢性肾脏病患者往往心理负担较重,有时心理疏导必不可少。

此外,一旦进展为肾功能不全,除了要科学评估病情进行疾病分期外,还要关注导致肾脏病的原因和各项风险因素的指标,这些对于控制慢性肾脏病的进展至关重要。

记住!我们要做的是从每年一张体检报告开始,从餐桌上的一勺盐开始,从每天多走的那几步开始,提前守住肾脏健康的第一道门槛。

来源:长沙泰和医院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长沙泰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