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气温变化大,细菌、病毒活跃,是腹泻高发季。很多人腹泻后习惯冲杯淡盐水补液,认为能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盐分,缓解乏力。但对肾病患者来说,这个看似常规的做法却可能暗藏 “致命陷阱”—— 若用低钠盐冲调淡盐水,高含量的钾会因肾友排钾能力弱而在体内蓄积,引发高钾血症,严重时可导致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甚至猝死。肾友应对秋季腹泻,补液的关键在于 “选对盐”,避开误区才能安全渡过高发期。

先警惕:低钠盐对肾友是 “高钾炸弹”,绝非 “健康选择”

很多人觉得低钠盐比普通食盐更健康,因为它用钾替代了部分钠,适合高血压人群控制钠摄入。但对肾友而言,低钠盐中的 “钾” 却是致命隐患 —— 肾脏是调节体内钾平衡的核心器官,健康人摄入的钾会通过肾脏顺利排出,而肾友(尤其是慢性肾病 3 期以上或透析患者)排钾能力大幅下降,多余的钾无法及时排出,会在血液中蓄积,导致高钾血症。

低钠盐的钾含量极高,通常是普通食盐的 2-3 倍(每 100g 低钠盐含钾约 10-15g,普通食盐含钾仅 0.5g 左右)。腹泻时,肾友本就因身体应激状态导致钾排泄紊乱,若再用低钠盐冲淡盐水,相当于主动摄入大量钾,血钾浓度会快速升高。当血钾超过 5.5mmol/L 时,会出现手脚麻木、肌肉无力;超过 6.5mmol/L 时,会直接影响心脏功能,出现心律失常(如心跳过缓、心室颤动),短短几分钟内就可能引发猝死。因此,肾友腹泻补液时,必须坚决避开低钠盐、无碘盐(部分无碘盐也会添加钾),选择普通食盐。

避开 2 个补液坑:别只喝白开水,也别乱加盐

除了不能用低钠盐,肾友腹泻补液还需避开另外两个常见误区,否则可能加重病情:

误区一:只喝白开水补液

很多肾友觉得 “腹泻后多喝水就行”,于是只喝白开水。但腹泻时身体不仅流失水分,还会大量流失钠(盐分)—— 钠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重要离子,钠流失过多会导致低钠血症,出现乏力、头晕、恶心、肌肉痉挛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影响肾脏血液灌注,加重肾功能损伤。尤其是透析患者,腹泻导致的低钠血症可能影响透析时的脱水量,增加低血压风险。因此,腹泻补液不能只喝白开水,必须适量补充盐分,维持水钠平衡。

误区二:随意增加盐的用量

部分肾友知道要补盐,却担心补不够,于是在水中加大量盐,导致盐水过浓。过浓的盐水会增加胃肠道刺激,可能加重腹泻;同时,过量摄入钠会导致水钠潴留,升高血压,加重肾脏滤过负担,对本就受损的肾脏不利。腹泻补液的核心是 “淡盐水”,而非 “浓盐水”,盐的用量必须严格控制。

正确补液:普通食盐冲淡盐水,严重时用低渗口服补液盐

肾友秋季腹泻时,正确的补液方法分两步,既能补充水分和盐分,又能避免高钾、高钠风险:

第一步:轻度腹泻(每天腹泻 3 次以内,无明显乏力),用普通食盐冲淡盐水

准备 1000ml 温开水(约 4 杯),加入 1-2g 普通食盐(约小半勺,可用啤酒瓶盖估量,去掉胶垫后平平半勺),搅拌至盐完全溶解。每次喝 100-200ml,少量多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增加肠胃负担。这样的淡盐水浓度适宜,既能补充流失的钠,又不会因钠含量过高加重肾脏负担,且普通食盐钾含量极低,不会引发高钾血症。

第二步:重度腹泻(每天腹泻 5 次以上,伴随乏力、头晕),搭配低渗型口服补液盐

若腹泻严重,单纯喝淡盐水可能无法满足身体对电解质的需求,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低渗型口服补液盐”(如口服补液盐 Ⅲ)。这类补液盐是按照科学配比制成的,含适量的钠、氯、葡萄糖,不含或含极少量钾,能快速补充腹泻流失的电解质,纠正水盐紊乱,且不会导致血钾升高。使用时需严格按说明书冲调(通常是 1 袋冲调 250ml 温水),少量多次服用,避免过量。

紧急情况别硬扛:出现这些症状立即就医

若腹泻超过 2 天没有缓解,或出现以下症状,说明可能已出现电解质紊乱或肾功能损伤,需立即停止自行补液,及时就医:

  1. 尿量明显减少(每天少于 400ml),或无尿;
  1. 心慌、胸闷、手脚麻木、肌肉无力(可能是高钾血症信号);
  1. 头晕、意识模糊、血压明显下降(可能是低钠血症或脱水导致)。

医生会根据肾友的肾功能、血钾、血钠水平,制定个性化的补液方案,必要时通过静脉输液纠正电解质紊乱,避免危及生命。

秋季腹泻对普通人来说可能只是 “小毛病”,但对肾友而言却是 “生死考验”。补液时选对盐、避开误区,是守护肾脏和生命安全的关键。别让 “补营养” 变成 “送命”,科学补液、及时就医,才能让肾友安全应对秋季腹泻。

来源: 医路肾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