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耸人听闻的新闻迅速登上热搜榜单:杭州一名女子误触氢氟酸,送医抢救无效身亡。难道是《鹿鼎记》里韦爵爷用过的化骨水重现江湖?这个比王水(一份浓硝酸对三份浓盐酸)还厉害的神秘液体到底是什么?!

氢氟酸(化学式HF),是氟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尽管其在水溶液中仅部分电离,形成的氢键使其表现出弱酸性,被归类为弱酸,但当氢氟酸浓度较高(达5mol/L以上)时,会发生自偶电离,此时氢氟酸就成为一种酸性很强的酸。液态氟化氢的酸度与无水硫酸相当。氢氟酸对硅的化合物具有强腐蚀性,应在密闭的塑料瓶内保存。在工业上,氢氟酸主要用作“化学刻刀”,可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气态四氟化硅,实现精密图案雕刻。此外,在半导体制造、除锈和牙科行业等领域,氢氟酸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

氢氟酸对人体的危害

皮肤接触氢氟酸初期会出现潮红、干燥、创面苍白等症状,随后呈现紫黑色或灰黑色,并伴有剧烈疼痛。后期,氟离子穿透皮肤至深层组织,引发肌层坏死,形成氟化钙。氢氟酸烧伤是最常见的化学烧伤之一,可导致局部组织腐蚀甚至全身中毒。即使较高浓度的氢氟酸仅造成小面积(<1%体表面积)烧伤,也可能危及生命[2]。

若吸入氢氟酸蒸汽或雾气,会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导致鼻黏膜、眼结膜、口腔黏膜溃疡,严重时可引发肺水肿、呼吸困难甚至心脏骤停。长期低浓度接触氢氟酸会导致牙齿酸蚀症,破坏牙釉质。全身中毒时,氟离子与血钙结合导致低钙血症,引发手足抽搐、心律不齐,甚至心脏骤停[3-4]。

不慎接触,如何处理

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至少15分钟,以去除残留酸液。冲洗后可使用2%~5%的氢氧化镁或肥皂水涂抹创面(禁止直接中和未冲洗的伤口),随后再次用清水冲洗,并立即就医。

2.眼睛接触: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持续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同时转动眼球,并立即就医[5]。

3.吸入蒸汽/酸雾:迅速将患者移至通风良好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立即就医。

4.误服:禁止催吐,避免胃酸加重腐蚀,立即就医。

预防与安全建议

首先,加强工业防护。操作氢氟酸时需佩戴丁基橡胶手套、聚乙烯围裙和全面罩防毒面具,并在通风橱内操作,避免直接接触或吸入蒸汽。

其次,规范废弃物管理。氢氟酸废弃物需经石灰中和处理,确保pH值达到6-9且符合环保部门要求后方可排放,或交由具备专业处理资质的废弃物公司处理,禁止随意丢弃。

最后,加强公众教育,特别是化学安全科普,提高公众对氢氟酸危害的认知。严禁擅自闯入未经探明的工业废弃地,即使是已知无明确危险的区域,也应避免赤脚行走。对于无明确标识的不明液体,切记:好奇害死猫!

参考文献

[1] HOFFMANN S, PARIKH P, BOHNENBERGER K. Dermal hydrofluoric acid toxicity case review: looks can be deceiving [J]. J Emerg Nurs, 2021, 47(1): 28-32.

[2] CHEONG H, KIM J. Fatal hydrofluoric acid poisoning: histologic finding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Forensic Sci Med Pathol, 2023, 19(1): 67-71.

[3] BAJRAKTAROVA-VALJAKOVA E, KORUNOSKA-STEVKOVSKA V, GEORGIEVA S, et al. Hydrofluoric acid: burns and systemic toxicity, protective measures, immediate and hospital medical treatment [J]. Open Access Maced J Med Sci, 2018, 6(11): 2257-2269.

[4] 张曼佳, 毛书雷, 张建芬, 等. 229例手部氢氟酸烧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治疗结局分析 [J].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2022, 38(2): 156-164.

[5] 张驭涛, 张宏顺, 尹萸, 等. 防水作业中要警惕涂料中毒 [N]. 健康报, 2020-5-8.

供稿单位:重庆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重庆市两江新区人民医院王杰主治医师,邹老师的科普花园邹静波主任技师

审核专家:李涵斌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