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到2030年,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科学普及,言之有据。为保证肿瘤知识科普的权威性和严谨性,中国抗癌协会依托《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即CACA指南,按照疾病“防筛诊治康”的全流程管理体系,连续四年撰写了《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以CACA指南核心观点为创作源,全面推进我国肿瘤防治权威科普创作和推广。

2025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为“CACA指南,我知你知,全程管理,全息发力”。中国抗癌协会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5)》,覆盖28个瘤种、41个技术,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为大家分享核心知识,摘取部分内容,供参阅使用。

问题5: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的诊断面临哪些挑战,如何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获取关键诊断线索?

核心观点:影像学重叠,原发与转移难区分。

观点解读:不同肿瘤在 CT 等影像中可能表现相似,医生难以仅靠影像判断是多个原发癌还是单个癌转移,需结合病理进一步分析,详询症状、体征、家族史及致癌暴露,查体寻特异性病灶,综合分析锁定肿瘤线索。


问题6:病理诊断是确诊的关键,在获取病理标本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不同的病理获取方式(如活检、穿刺等)各有什么优缺点?

核心观点:取材选典型区域,足够深广。

观点解读:取样本时优先选择病变最明显的位置,并确保取到足够深和广的组织,避免因取样不全导致医生误判,例如遗漏肿瘤深层浸润的部分。

来源: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