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下午,正值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热潮,宣化区科协联合天泰寺街街道大新门社区、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携手米市街小学共同承办“童绘成长线・健康向未来”校园科普暨骨龄义诊活动。活动依托优质医疗资源与社区服务力量,将生长发育健康知识与专业医疗服务送进校园,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起“科学防护墙”,切实落实全国科普月“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的核心目标。

趣味科普润童心,健康知识“活”起来
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宣化区科协联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特别邀请该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副教授许峥嵘带领专业团队,打造了一场“沉浸式”健康科普课堂。许教授摒弃传统说教模式,用童趣化语言讲解生长发育关键知识:“每天睡够8小时,身体才能‘偷偷长高高’”“牛奶和蔬菜是‘成长能量包’,缺一不可”“每天户外活动1小时,骨骼才会更结实”,简单直白的表述搭配生动比喻,瞬间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

现场还设置了“健康知识问答”互动环节——“哪种食物能帮我们补钙?”“每天应该睡多久?”孩子们纷纷举手抢答,答对的同学还能获得印有健康小贴士的书签。同时,区科协工作人员为每位学生发放了定制版“身高体重生长曲线图”,通过直观的图表帮助孩子们理解“健康成长”的科学标准,不少孩子拿到图表后,立刻对照自己的身高体重比划起来,好奇地向老师请教“我是不是长得很健康”。

专业义诊护成长,科学评估“暖”心间
科普课后,骨龄义诊环节有序展开。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医护团队携带专业设备,为学生们逐一进行骨龄检测,细致记录骨骼发育情况,并结合身高、体重数据进行生长发育评估。许教授亲自坐诊,耐心与每一位学生交流:“你平时喜欢运动吗?”“有没有每天喝牛奶呀?”针对部分生长发育偏缓的学生,她还会给出个性化建议,比如 “多吃鸡蛋和豆制品,课间可以多跳绳”,温柔的语气让孩子们倍感亲切。

“原来长身高还有这么多科学讲究!我以后一定好好吃饭、早点睡觉!” 刚完成骨龄检测的三年级学生李梓轩,拿着医生写的健康建议卡认真说道。此次义诊全程未邀请家长到场,而是直接面向学生开展科普与检测,既让孩子们自主了解自身健康状况,也培养了他们的健康管理意识,这种 “校园直通式”服务模式,得到了学校师生的一致认可。

多方联动聚合力,科普服务“实”起来
作为此次活动的承办方之一,宣化区科协始终以“聚焦青少年健康需求,创新科普服务形式”为导向,积极整合大新门社区的基层组织优势、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专业医疗资源,以及米市街小学的阵地资源,构建起“科协+社区+医院+学校”的四方联动科普服务体系。这种联动模式不仅打破了资源壁垒,更让科普活动从“单一宣讲”升级为 “知识普及+专业服务”的复合型服务,切实提升了科普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宣化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少年是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点人群,也是“科技强国”建设的未来力量。后续,区科协将以全国科普月为契机,持续围绕青少年健康、安全、科技启蒙等主题,联合更多优质资源开展校园科普活动,让科学知识真正走进青少年生活,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 科普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