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8 日,2025 年全国科普月宣化区系列活动走进尚东国际小区。为切实提升居民防诈骗意识与科学辨别能力,宣化区科协联合中山大街社区、张家口银行开发区支行、中国电信宣化分公司,共同开展“科普防诈进社区,筑牢安全防护线”主题活动,将专业防骗知识转化为居民听得懂、用得上的 “护财指南”。


活动现场,各单位结合自身专业领域,形成“分工协作、精准科普”的防诈宣传矩阵。中国电信宣化分公司工作人员聚焦电信网络诈骗高发类型,通过“案例拆解+实操演示” 的方式,向居民讲解“冒充客服理赔”“虚假中奖通知”“仿冒公检法来电”等常见套路。“大家看,陌生短信里的链接千万别点,哪怕显示‘快递丢失’‘积分兑换’,也要先通过官方 APP 或电话核实。” 工作人员现场演示手机 “陌生来电拦截”“短信垃圾过滤” 功能设置,手把手教老年居民开启 “安全防护模式”,不少居民掏出手机跟着操作,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张家口银行开发区支行则聚焦金融诈骗风险,针对“高息理财陷阱”“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办卡”“虚假贷款中介”等居民关切问题展开宣讲。“凡是承诺‘保本高息’‘无抵押快速放贷’的,基本都是骗局!”银行专员通过模拟“虚假理财 APP”界面,揭露诈骗分子伪造金融平台、诱导转账的手段,并强调“三不原则”:不随意透露银行卡密码与短信验证码、不在非官方渠道下载理财软件、遇到转账需求先拨打银行官方客服核实。同时,工作人员还现场传授假币识别技巧,通过对比真币防伪标识,帮助居民提升现金使用安全意识。


宣化区科协与中山大街社区工作人员则组成“防诈科普小分队”,在小区广场设置宣传展台,发放《居民防诈科普手册》。手册以漫画形式呈现10类高发诈骗案例,标注“防范要点” 与“应急求助渠道”,特别针对老年群体、宝妈群体等易受骗人群,用通俗语言梳理“刷单诈骗”“保健品诈骗”“游戏账号交易诈骗”等专属防范指南。互动问答环节中,居民们踊跃提问:“接到‘孩子在学校受伤要交医药费’的电话怎么办?”“网上买东西被‘客服’说订单异常要退款,该信吗?”工作人员逐一耐心解答,结合真实案例强调“遇事多商量、求证找官方”,帮助居民建立理性判断意识。


此次活动共发放科普资料300余份,覆盖居民200余人,现场解答疑问80余条,有效填补了部分居民的防诈知识空白。

宣化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多方联动的防诈科普活动,是全国科普月“贴近群众、服务民生”理念的具体实践。后续将继续整合金融、通信、社区等多方资源,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定制化”防诈科普,如进校园讲“青少年网络安全”、进养老院讲“养老诈骗防范”,以多元化科普形式织密基层防诈安全网,切实守护居民财产安全,为建设平安宣化注入科普力量。

来源: 科普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