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暑假
我们又迎来了新学期~
福建的天气
据福建省气候中心预测,2025年9~10月全省气温偏高,9月下旬将出现高温过程,10月将出现阶段性降温过程;降水沿海偏多,内陆偏少;预计会有2-3个台风登陆或影响我省,可能对沿海地区造成风雨影响。

▼ 福建省2025年9~10月平均气温(左,填色为量级,单位:℃)和降水(右,填色为量级,单位:毫米)趋势预测
这种冷暖转换、干湿急转的气象环境,有利于多种病原体的存活与传播,同时可能影响人体免疫机能及人群聚集行为,是蚊媒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高发期。
结合福建省传染病监测情况和气象预测,福建疾控提醒公众重点防范以下传染病。
持续高温叠加台风、强对流降水为白纹伊蚊(俗称花蚊)等蚊虫孳生创造适宜环境,雨后1-2周为蚊媒密度升高期。
白纹伊蚊是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主要传播媒介。夏秋交替,昼夜温差逐渐拉大,但白天温度依然偏高,且局部地区强降水易形成积水,高温高湿的环境极利于蚊媒孳生。9月初各级各类学校开学,人员跨区域高密度流动,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传播风险加剧。
◆ 清积水:及时清除家中及周边环境的各类积水容器,如瓶罐、轮胎、盆景托盘等,翻盆倒罐,防止蚊虫孳生。
◆ 防叮咬:户外活动时穿着浅色长袖衣裤,使用含有避蚊胺(DEET)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
◆ 装纱窗:家庭应安装纱门、纱窗,睡眠时可使用蚊帐。
◆ 多通风:即使天气转凉,也要保持室内定期开窗通风。
肠道传染病: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 感染性腹泻病:夏秋之交气温仍偏高,利于细菌性病原体繁殖,局部强降水可能影响水质,增加感染性腹泻病传播风险;同时,随着气温波动下降与人群聚集性增加,诺如病毒感染等病毒性腹泻病亦悄然抬头,呈现出细菌性与病毒性腹泻病风险叠加的特征。
开学后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人员密集,易发生肠道传染病聚集疫情。5岁以下儿童为手足口病高发人群。
◆ 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尤其在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接触儿童前后。
来源: 福建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