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退休教师李爷爷的家人最近发现他有些“老糊涂”。他反复问儿子“晚上几点回来”,在去了无数次的公园里迷了路,甚至炒菜后忘记关火。这些表现被家人误认为是正常的衰老现象,直到情况愈发严重,才被诊断为轻度阿尔茨海默病。

益阳市中心医院专家表示,李爷爷的经历并非个例。根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显示,2021年,我国约有1700万人受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症困扰。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加速,痴呆症已成为严峻的健康挑战,预计到2050年,全球痴呆患者数量将激增至1.53亿。

一、医学视角:大脑的橡皮擦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并非简单的“老糊涂”,而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随着神经元大量死亡,大脑功能逐渐受损。它就像大脑的“橡皮擦”,主要擦除近期记忆、计划能力、熟悉的生活技能、时间和地点的坐标、语言表达能力,甚至修改原本的性格底色。

早期症状常被误认为正常老化。痴呆早期最典型的表现是记忆力下降。与普通“健忘”不同,患者记不住刚发生的事,比如刚说的话转身就忘,刚买的菜回家就想不起买了什么,重复购买相同物品,反复问同一问题。事实上,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是一个长达数年的逐步过程。除了记忆问题,患者还可能表现出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夜里总醒、凌晨早醒)、饮食习惯差等问题

二、营养视角:吃出大脑健康

许多人认为吃素更健康,但专家提醒,长期吃素、营养不良是阿尔茨海默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长期吃素、挑食可能造成维生素B12的缺失,引发记忆力与周围神经的问题,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预防痴呆需要科学饮食,建议每天吃“全营养”:保证蛋白质(鸡蛋、牛奶、瘦肉)、膳食纤维(芹菜、燕麦)、维生素(新鲜蔬果)、优质脂肪(深海鱼、核桃、亚麻籽油)。

同时坚决做到三低:低盐(每天<5克)、低糖(少喝甜饮料)、低脂(少吃油炸食品),避免动脉硬化。

三、照护者视角:爱与负担

痴呆症照护者常通过隐喻来表达复杂体验。研究发现,照护者普遍将患者描述为需要全方位监护的“孩童”,但部分参与者注意到患者保留的个性特质或者对亲人的特定记忆,所以说情感共鸣至关重要。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或许记不住“你说了什么”,但能感受到“你怎么对他”。大脑的记忆区域会受损,但负责感知情绪的区域,往往保留得更久。即使晚期患者不认识任何人,也不会说话,但仍能通过触摸、音乐和温柔的声音感受到陪伴的温暖。

四、社会文化视角:污名与隐喻

痴呆相关“污名”表现为负面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源于人们对痴呆的误解、恐惧与无知。它不仅影响患者及家庭福祉,还阻碍患者及时寻求帮助。

研究表明,不同年龄群体对痴呆的污名存在差异。年轻成年人更多给出中性刻板印象(如“健忘”),而年长成年人则更多地表达负面和贬损性刻板印象(如“愚蠢”、“疯狂”)。

西方社会对痴呆症的认知长期被“活死人”的主题主导,将认知衰退等同于人性丧失。20世纪80-90年代,大众媒体频繁使用“僵尸”、“空壳”等隐喻,反映出笛卡尔身心二元论的深远影响,也反应了主流社会对痴呆的偏见和歧视。

五、预防视角:科学远离大脑退化

目前并没有专门的特效药能够根治痴呆,因此预防才是关键。专家建议通过多种方式来预防:

1)运动: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如散步、快走、骑车、打太极,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多做“手指运动”,如打字、织毛衣、弹琴、玩拼图,甚至每天搓搓手、转核桃,都能刺激大脑。

2)心理调节:通过听戏、养花、跳广场舞、打太极等兴趣爱好放松,也可以用深呼吸、冥想缓解压力。避免长期焦虑、抑郁,这些情绪会损伤大脑神经。

3)社交与动脑:积极参加社交活动能刺激大脑,多和家人聊天、参加社区活动,让大脑“忙起来”,学用智能手机、学一门新语言、坚持阅读思考,都是积极的应对方式。

4)控制老年病:老年人常见的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耳聋、视力障碍等老年病,都会加速痴呆发生,定期检测并控制这些指标也是延缓痴呆进程的关键。

六、重新理解“失去”与“存在”

虽然老年痴呆会带走很多记忆和能力,但情感联系往往保留得最久。即使患者无法认出亲人,仍然能够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一首熟悉的音乐常常能唤起深层记忆,让几乎不说话的患者跟着唱年轻时熟悉的歌曲。一个温暖的拥抱,一次温柔的握手,往往能传达超越语言的情感连接。即使记忆模糊了,爱和情感仍然存在。我们不是失去了整个人,而是需要以不同的方式与他们相连。

当我们学会不再专注于患者“失去了什么”,而是关注他们“仍然是什么”,我们才能超越疾病的局限,见证人性最深层的韧性。记忆可能会消散,但爱和尊严永远不会消失。

参考资料

[1] 王刚,齐金蕾,刘馨雅,等.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24,23(03):219-256.

[2] 蒋昕婷,黄高忠,.营养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认知障碍影响的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43(06):788-794.

[3] 李梦佳,徐琪,老化刻板印象对老年人记忆影响的综述[J]。心理学进展2018,8(1)1-7.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益阳市中心医院 肖业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益阳市中心医院 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