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起第一件事是摸眼镜,冬天进门一片雾气,运动时担心框架滑落……戴眼镜的诸多不便,许多人都深有体会。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考虑通过近视手术来摆脱框架眼镜。那么,手术后我们的视力究竟能否有所提升?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是激光手术还是晶体植入术,都属于视力“矫正”手段,而非“治愈”方法。也就是说,这些手术的目的是减少或消除对眼镜或隐形眼镜的依赖,而不是从根本上改变眼球的结构或功能。很多人在术后可以达到甚至超过术前戴镜时的矫正视力,但这并不代表视力发生了根本性的“升级”,而是通过手术方式实现了与配戴眼镜类似的视觉效果。

目前主流的近视矫正手术主要分为两类:激光角膜手术和ICL晶体植入术。激光手术通过切削角膜改变其曲率,从而调整屈光状态,适用于角膜厚度足够、近视度数相对稳定的人群;ICL手术则是在眼内植入一枚可长期使用也可取出的定制晶体,尤其适合超高度近视或角膜较薄的患者。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赵波院长提醒您:“每个人的眼部条件不同,必须经过全面严格的术前检查,才能确定是否适合手术以及适合何种手术方式。”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手术并不能一劳永逸。近视手术仅是对现有度数的矫正,并不能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视力问题。例如,老花眼(老视)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生理性调节能力下降,即便曾接受近视手术,仍可能在中年以后面临老花的问题。因此,术后仍需保持科学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并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全面维护眼健康。

最后应认识到,所有医疗手术都有其适应症和潜在风险。在决定是否接受手术之前,应充分了解相关信息,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并由专业医生进行详细评估。对于诸如“彻底根治”“永久恢复”或“永不近视”等夸大宣传,应保持警惕。

总之,近视手术可以帮助许多人摆脱眼镜,改善日常生活便利性,但它并非让视力“超常”的魔法。理性认知、审慎选择,才能更好地迎接清晰而健康的视觉体验。

来源: 爱尔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