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您在哪里呀?!”一名年轻女性在街上焦急地寻找母亲,最终在公园里发现了她。她的母亲呆呆地坐在长椅上,身上满是泥土,胸前还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她的母亲住址和她的联系方式。然而看着她的女儿,这位老人却是满脸疑惑地问:“你是谁啊?你要带我去哪?我坐这里等我女儿呢。”
大家肯定会疑惑,为什么会有母亲不认识自己的女儿呢?为什么会有人不知道回家的路呢?为什么女儿“弄丢”了母亲呢?原来是有个叫“阿尔茨海默症”的小偷,在不经意间偷走了这位八旬老人的记忆,也偷走了这名女儿平静的生活。
阿尔茨海默症就是我们常说的痴呆,那作为案例中的女儿,又要如何进行照护呢?让我们从“家”入手,帮她开启紧急改造计划,打造“安全堡垒”。
防——-重中之重
一、门窗边的“出走诱惑”
危险:认知模糊+好奇心=走失危机
痴呆老人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心非常重,为此我们在门上面可以下足功夫:
安装电子锁,设置密码,开启猫眼。
弱化“门”的存在感,可以安装门帘或者风景画,营造没有门的错觉,让痴呆老人找不到门在哪。
用醒目的警示贴提醒老人,禁止出门,如在大门内侧张贴“安全区”标识(使用患者熟悉的旧门牌样式),外侧贴红色警示贴(写明“请勿跟随”)。
除了“门”,我们还需在老人身上放置各种各样的“法宝”:
1.GPS定位手表。
2.胸前佩戴定制“身份证”。
信任危机
中后期痴呆老人会认不出自己的孩子、家人,就会产生不信任感,情绪也会放大化,让他们产生“此处不是我的家,我要回自己家”的想法,导致总想往外跑。此时不要和他们讲道理,也不要试图“掰正”他们的话,这样只会加重信任危机,我们需要“顺毛捋”,稳住情绪,再转移注意力:
稳住情绪,老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搬“救兵”,如我是您儿子、女儿的朋友,您的儿子、女儿马上要过来接您啦,让您在这里等等。
转移注意力,用老人感兴趣的物品吸引老人注意力,也可以用全家福等老照片,诱导老人逐渐想起或者接受此处就是他的家,身边的人是他的亲人,还可以播放他喜欢的电视、歌曲等,逐渐产生信任感。
建立安全保护网
告知周边邻居、社区具体情况,建立联系,帮忙留意观察。
带老人走固定的、熟悉的路线,建立规律的日常活动,明确每日的日程安排,减少迷路风险,同时也有助于我们能更迅速地找到老人。
保持熟悉环境,减少更改家庭环境的布局,多给老人看看家附近特别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教会老人如果迷路了就在此处等待,用胸前的特制“身份证”进行求助。
避免让老人单独外出
痴呆老人的居住环境需要做到熟悉、安全、人性化等这几个特点。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更可以巧用AI等电子产品,加固安全保险。
✅ 电子锁+门窗传感器(设置“定时上锁”功能,如每天22:00-6:00自动锁闭,保留机械钥匙孔防系统故障。患者靠近时智能音箱播放:“妈妈,外面冷,我们在这里玩”)。
✅ 智能鞋垫(内置定位芯片,续航长达7天,适合抗拒佩戴设备的患者)。
✅ 玄关记忆箱(内含家庭合影+写有地址的卡片,教患者迷路时出示)。
72小时大改造
▶️ 紧急改造(3天内完成)
1. 移除茶几、边桌上的尖锐物品,改用圆角家具。
2. 在卫生间安装防滑垫+扶手,测试紧急呼叫按钮。
为患者佩戴定位器,教会使用紧急呼叫功能。
制作专属“身份证”佩戴在胸前,上面写明患者姓名、住址、紧急联系人电话,教会使用此“身份证”求助。
建立“安全人”网络:告知邻居、物业工作人员老人的情况,请求他们留意异常;保存附近派出所、救助站的电话。
基础改造(1周内完成)
1. 调整家具布局,保持通道宽度≥80cm。
2. 在关键区域(卧室、卫生间)安装感应夜灯。
整理药品,使用智能药盒分装
模拟训练: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教老人遇到迷路时向穿制服人员(警察、保安)求助,或记住“原地等待,不跟陌生人走”。
深度改造(1个月内完成)
1. 打造记忆角落(照片墙+怀旧物件盒)。
2. 与患者共同制定日常仪式表,建立可预测的生活节奏。
• 固定动线:将常用物品(如水杯、眼镜)放在固定位置,避免因寻找物品引发焦虑。
• 色彩标识:用不同颜色标签区分房间功能(如蓝色代表卧室,绿色代表卫生间),帮助患者空间定向。
• 怀旧活动:定期与患者一起翻看老相册、包饺子或种植花草,通过重复性活动强化记忆联结。
参加家属支持小组,学习情绪安抚技巧。
长期习惯(持续进行)
1. 每日记录患者行为变化(如“今天主动提起了妹妹的名字”)。
2. 每季度更新记忆画册(添加新照片、修改文字说明)。
3. 每年进行一次家庭安全评估(检查扶手稳固性、设备电量等)。
当每天都有家庭在上演开头那场“寻找家人”的场景时,我们就认识到防止这个“小偷”入侵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战役,而照护更是一场充满挑战与温情的马拉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或许会遭遇诸多困难,但每一次专业的家庭环境改造,每一个温暖的瞬间,都蕴含着无尽的意义与价值。让我们携手共进,为痴呆老人构筑坚固的安全堡垒,让他们危险归零。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护师陈秀芳 护师陈伊婷
来源: 温州市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