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上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阿尔茨海默病中心举办“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义诊活动”,我们发现好几个年轻的咨询者带着焦虑前来。她们因为有家族痴呆病史,格外担心自己未来是否会遭遇同样的困境,迫切希望通过早查早筛来改变命运。

这份担忧并非杞人忧天,阿尔茨海默病作为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在我国已有近1700万名患者,其中最年轻的病例19岁。值得欣慰的是,研究表明,通过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和控制相关风险因素,我们有望预防近一半甚至更多的痴呆病例。

以下5点日常生活建议,可以帮助大家保护大脑健康,延缓认知功能衰退:

(1)合理饮食是保护大脑的基础

推荐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多摄入绿叶蔬菜、坚果、豆类、全谷物、鱼类和禽肉,烹饪以橄榄油为主,减少红肉、黄油、奶酪和油炸食品的摄入,注意控制盐和油的摄入。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吃主食和不吃早餐都会增加认知衰退的风险。此外,体重管理也很重要:65岁以下人群应减轻体重,体重指数BMI保持在18.5~24.9 kg/m2范围内最佳(例如,一个人身高1.6m,体重50kg,那么其BMI指数是50/1.62=19.53,即在推荐范围内)。老年人还应警惕非自愿的体重下降,如发现BMI持续降低,建议及时评估认知状况。

(2)坚持锻炼对大脑健康至关重要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配合适当的力量训练,比如举哑铃、坐位抬腿等。运动不仅增强心肺功能,还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同时,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心态、避免长期情绪低落、保证充足睡眠等,也都是保护认知功能的重要方式。

(3)持续学习增强大脑“认知储备”

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患认知障碍的风险较低,因为高水平的教育和持续的学习活动,能增强大脑的“认知储备”,提升其对衰老和病变的抵抗能力。无论年龄大小,都应保持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多阅读、下棋、学习新技能,参与社交活动,都能刺激大脑神经,增强其应对衰老的能力。

(4)控制“三高”与心脑健康息息相关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不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也与阿尔茨海默病密切相关。定期监测并控制这些指标,积极治疗相关慢性病,对维护心脑血管和大脑健康有着双重保护作用。

(5)预防头部外伤可降低痴呆风险

头部重复损伤显著增加痴呆风险。参与接触性运动(如足球、骑行、拳击)时应佩戴头盔,乘车系安全带,避免酒驾或疲劳驾驶。居家安全也不容忽视,保持地面干燥防滑,安装扶手或防撞条,尤其对老人需加强看护。

阿尔茨海默病并非老年专属,在症状出现前数年甚至数十年就可能有了变化。早期预警信号包括:记忆力下降、读写困难、计划和解决问题出现困难、丢三落四找不到东西、难以完成熟悉的活动、判断能力下降、忘记时间或迷路等。坚持上述五种关键生活方式,可以显著延缓老年时的记忆衰退,即使体内携带了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的特定基因,拥有健康生活方式行为,也能大大降低罹患风险。

来源: 温州市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