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尴尬呢?举个例子吧:当你在安静的公共场所突然放了一个响屁,不管周围有没有笑声,也不管笑声是否隐秘,你是否会觉得双脸发烫,想埋头躲藏,恨不得逃离这个场景?这就是尴尬。

图源:Pixabay

当人觉得自己在外人面前出了糗,或者发生了会让当事人觉得外人会因某个事情的发生,而让自己被看轻的情况,自然而然生出的情绪。

“脚趾抠地,抠出了三室一厅或者一座城堡!”。其实这是一种夸张的网络流行语,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过尴尬。这其实是一种经典的“躲避或逃避”心理,产生这种反应是因为人大脑的“警报器”拉响,也就是杏仁核做出应对,刺激身体释放肾上腺素,心跳随之加速,血压升高,脸开始发烫爆红,人会出于原始的社交本能,开始“躲避”,希望降低存在感,避免成为人群焦点,保护自己不被“排斥”或者“嘲笑”。“脚趾抠出了三室一厅”和“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其实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表示“我很尴尬”,“三室一厅”和“城堡”也是表示“我很尴尬”“我更尴尬”。

网友有一句话叫作“无论什么死法,我一定不要是社死”,这里的社死也就是尴尬。尴尬真的有这么可怕,让众多网友这样不敢面对?也许尴尬是让人难以接受的,可能会让人产生“我怎么这么笨?”“我好想撤回刚才的话”,“我刚刚究竟干了什么?”之类让人懊恼的情绪,但是有时候尴尬是个“好东西”,它是一种社交粘合剂,出糗后当事人笑,给他人传递了“不好意思,我知道我搞砸了,我不是故意的”的信息,会让人觉得真实,更好相处。而他人的笑会让氛围不自觉融洽,众人的距离会无形中拉近,因为笑过之后能顺理成章找话题开口聊天。只要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因为同一件事出糗,也不要让他人对此厌恶,那么尴尬几次又何妨呢?这可是打进陌生的社交圈的绝佳机会。

图源:Pixabay

不过尴尬在多数时候还是很让人难以接受的,我们如何去缓解这该死的尴尬?还记得“我尴尬得脚趾抠出了三室一厅”吗?自嘲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尴尬的方式,当你说出这句话,碰见过类似事情的人接一句“我也碰见了这样的情况,我也抠出了三室一厅”或者是“我的脚趾抠出了一座城堡”,事情立马就变得有趣起来,是不是尴尬立马少了一半?而且不要太过害怕,你换个角度想,除了你自己,不会有人一直关注并记得你的糗事,大不了被笑笑,等过一个星期,自己再回想起来也不再是糗事,而是一个好笑的故事,我相信你会和很多人分享这个好笑的事情,而且不会再觉得难以接受。

尴尬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是“脚趾抠出了三室一厅”,这并不是什么需要一直逃避的事情,也正是这些尴尬的小瞬间,才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有趣而精彩!

供稿单位:重庆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刘程,单位:重庆文理学院药学院2023级药学1班

指导教师:罗洁副教授,单位:重庆文理学院药学院

指导教师:邹静波主任技师/教授,科普IP:邹老师的科普花园

审核专家:李涵斌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