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为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9月21日为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早防早治,守护认知”,旨在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提高公众对老年期痴呆的科学认识,增强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意识,营造关心关爱痴呆老年人的社会氛围。

你是否留意过这样的场景:家中老人总在重复问同一个问题,刚说过的话转头就忘,甚至在再熟悉不过的街巷里也会迷失方向......面对这些状况,老人们往往轻笑着自我宽慰:“人老了,记性差是常事。”然而,这些看似“正常”的衰老信号背后,或许正潜藏着需要高度警惕的疾病——阿尔茨海默病。

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最常见的老年期痴呆类型,占所有痴呆病例的60%~70%。其病理基础主要是大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神经纤维缠结,这些变化导致神经元逐渐死亡,造成认知功能持续下降。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000万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应该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加强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与早期干预措施,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预警信号!

1.记忆力减退:常常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比如刚说过的话、刚做过的事,但对很久以前的事却记得很清楚。

2.语言表达困难:说话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表达不流畅。

3.完成熟悉的任务困难:以前很容易就能完成的日常活动,现在却变得困难重重。

4.时间和地点定向障碍:分不清日期、季节、时间,在熟悉的地方也容易迷路。

5.判断力下降:在一些事情上做出错误的判断,比如大冷天穿很少的衣服出门等。

6.抽象思维能力受损:对数字、金钱等概念理解困难,不会做简单的数学运算。

7.物品摆放混乱:经常把东西放错地方,比如钥匙放进冰箱,袜子放在餐桌上。

8.情绪和行为改变:情绪变得不稳定,容易焦虑、抑郁、烦躁、激动等。

9.兴趣爱好减退:对以前喜欢的活动,像读书、看电影、下棋、旅游等,不再感兴趣。

如果家中老人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专业评估。早期诊断和干预对延缓病情发展至关重要。

如何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虽然阿尔茨海默病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以下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1.健康饮食:遵循地中海饮食模式,多食用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有助于保护大脑健康。同时,要控制盐和糖的摄入量,避免高盐高糖饮食。

2.适度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维持大脑健康。

3.认知训练:保持大脑活跃,多参与一些智力活动,如读书、看报等,可以锻炼大脑的思维能力、记忆力和注意力,有助于延缓大脑衰老。

4.社交互动: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多与家人、朋友、邻居交流互动,可以减少孤独感和抑郁情绪,对大脑健康有益。

5.睡眠管理: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

6.慢性病管理: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慢性疾病,可以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

7.避免脑外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头部受到严重外伤。

读懂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性痴呆,易患人群为老年人,致病原因尚不明确。

1.主要症状:

健忘:特别容易忘事,刚刚发生的事就忘了;

失语:语言表达或交流出现问题,说不明道不清;

重复:反复地说同一句话或同一件事;

时空错乱:搞不清时间和地点,熟悉的地方也迷路;

行为异常:性格变化显著,行为异常、古怪;

精神异常:有时会出现幻觉或妄想等症状。

2.积极预防:

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能有效减轻症状,延缓疾病的进展

提升认知储备;

控制体重;

健康饮食;

保持良好心态;

不酗酒、不吸烟;

学习新事物;

培养兴趣爱好;

锻炼身体;

保持社会交往。

3.特别提醒

①对于患有慢性病的老人

做好疾病的自我管理;

控制好血压和血糖水平、预防脑中风。

②如果家里老人出现可疑症状

家人应及早陪同到正规医院的老年门诊、神经内科或记忆门诊就诊,听取专业医生的诊断和建议。

③如果家里有确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家属应该主动学习和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照护技巧以及沟通技巧;

照料者要学会不良情绪的自我调适方法;

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阿尔茨海默病虽然目前还无法被完全攻克,但通过早期识别、积极预防和有效的治疗干预可以延缓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我们共同努力,早防早治,守护认知,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温暖。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汉寿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一病区 黄琳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汉寿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一病区 黄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