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透析肾友来说,水果似乎成了 “禁忌品”—— 很多人觉得 “吃水果会升钾”,担心引发高钾血症,干脆一口不碰。可水果富含维生素 C、膳食纤维和多种矿物质,长期不吃不仅会导致营养失衡,还会让饮食变得单调乏味,影响生活质量。其实,透析肾友并非要和水果彻底告别,只要选对种类、控制分量、选准时机,就能安心享用水果,既补营养又解嘴馋。

1. 先看 “钾含量”,选对低血钾果

选水果的核心原则是 “低血钾优先”,肾友要学会通过查看食物成分表,避开高钾水果,锁定低钾安全选项。常见的低钾水果有:苹果(每 100g 含钾 119mg)、草莓(每 100g 含钾 131mg)、蓝莓(每 100g 含钾 77mg)、梨(每 100g 含钾 92mg)、西瓜(每 100g 含钾 87mg)等,这些水果的钾含量普遍低于 150mg/100g,适量食用不易导致血钾超标。

而香蕉(每 100g 含钾 256mg)、橙子(每 100g 含钾 159mg)、猕猴桃(每 100g 含钾 292mg)、牛油果(每 100g 含钾 485mg)等高钾水果,则要坚决避开。购买水果前,建议提前查询食物成分表(可通过营养 APP 或科普资料),若遇到未标注钾含量的水果,尽量不要购买,避免踩雷 —— 很多看似 “普通” 的水果(如芒果、荔枝),钾含量可能远超预期,盲目食用容易引发风险。

挑选时还要注意,尽量选择新鲜、成熟度适中的水果。过熟的水果可能因水分流失导致钾浓度相对升高,而未成熟的水果口感差且含有较多鞣酸,不易消化,都会增加身体负担。

2. 控制分量,别贪多

即使是低钾水果,过量食用也会导致钾摄入超标,因此 “控制分量” 是安心吃水果的关键。建议每次吃水果的量不超过 100g,具体来说:100g 约等于半个中等大小的苹果、一小碗(约 8-10 颗)草莓、半块(约 200g)西瓜或一个小梨。每周吃水果的次数不超过 3 次,避免天天吃或一次吃多种水果,给肾脏留出足够的代谢时间。

很多肾友习惯把水果当零食,不知不觉就吃多了,比如一次吃掉一整个苹果或一大盒草莓,这样很容易导致钾摄入超标。可以将水果分成 2-3 小口慢慢吃,比如上午吃半口,下午吃半口,分散单次钾的摄入量;也可以和家人分享水果,既能品尝美味,又能控制自己的食用量,避免浪费的同时减少健康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水果干(如葡萄干、红枣干)代替新鲜水果。水果干在脱水过程中,钾会高度浓缩,每 100g 葡萄干含钾高达 995mg,远高于新鲜水果,食用后极易引发高钾血症,对透析肾友来说风险极高。

3. 选对时机,搭配更安全

吃水果的时机也很关键,选对时间能帮助身体更好地代谢钾,减少超标风险。最佳的吃水果时间是透析后 2 小时左右:透析过程中,身体会排出部分钾,此时血钾水平相对较低,适量吃水果既能补充营养,又不会让血钾快速升高;同时,透析后身体需要补充能量,水果中的糖分和维生素能帮助恢复体力,缓解透析后的疲劳感。

要避免在透析前或透析间期的空腹时段吃水果,尤其是早上空腹时,身体代谢较慢,此时吃水果可能导致血钾在短时间内升高;也不要在吃高钾蔬菜(如菠菜、土豆、山药)的同一餐吃水果,避免钾 “叠加超标”,比如中午吃了焯水后的菠菜,晚上就不要吃水果了,确保全天钾的总摄入量可控。

另外,吃不完的水果要及时处理,最好当天吃完,若实在吃不完,可将剩余部分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冷藏,但存放时间不要超过 1 天。水果存放过久容易滋生细菌、发生霉变,产生的有害物质需要通过肾脏代谢,会加重肾脏负担;同时,水果存放过程中水分流失,也可能导致钾浓度升高,增加健康风险。

透析肾友不用因为担心钾超标就和水果彻底告别,只要牢记 “选低钾、控分量、选对时机” 这三个要点,就能在享受水果美味的同时补充营养,让饮食不再单调。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吃水果后可以留意身体反应,若出现不适及时咨询医生或营养师,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食方案。守护肾脏健康的同时,也能拥有丰富多样的饮食,让透析生活更有品质。

来源: 医路肾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