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肿瘤专科医生常对患者讲“要保持好心情,心态很重要。”这不仅是一句安慰,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科学道理。
长期的不良情绪是肿瘤发生和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隐形推手”。究竟情绪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二科邓天好副主任医师为您科普。
不良情绪为什么是一场身体内的“风暴”?
当我们感到长期压力、焦虑、抑郁或愤怒时,大脑会将这些信号转化为一系列的生理化学反应。
(▲AI图)
这就像拉响了身体的“警报系统”,主要涉及两大系统:
1.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这是身体应对压力的核心通路。长期紧张会导致皮质醇(俗称“压力激素”)持续高水平分泌。
2. 交感神经系统:负责“战斗或逃跑”反应,会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
这些激素的短期升高是身体的保护机制,但长期、慢性的水平升高就会对免疫系统和体内环境造成持续的破坏。
不良情绪如何为肿瘤“创造温床”?
其实坏情绪不是直接让人生病,但它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悄悄伤害身体,给肿瘤可乘之机。
1. 让身体的“防护队”没力气
人体免疫系统是健康的“巡逻队”,能识别清除癌细胞。但长期负面情绪会导致皮质醇等“压力激素”持续分泌,显著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数量,造成免疫防御力下降。这会使癌细胞逃脱监管、增殖成瘤。对康复期患者而言,免疫功能削弱还会直接增加复发风险。
(▲AI图)
2. 给身体弄出“坏环境”
长期压力和不良情绪可使机体持续处于慢性炎症状态。这种环境如同为肿瘤生长提供了“适宜土壤”,会积累大量促进细胞异常增殖的物质。肿瘤细胞极易适应此环境,不仅能加速增殖,其侵袭和转移能力也会显著增强,从而极大促进肿瘤的进展。
3. 让身体细胞“老得快、修不好”
长期压力或抑郁会加速细胞染色体末端“端粒”的缩短,导致细胞提前衰老、功能异常。同时,压力还会抑制DNA损伤修复能力,使基因突变不断累积,从而显著增加细胞癌变的风险。
4. 帮肿瘤“抢粮食”
长期压力会刺激压力激素(如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进而促进肿瘤周边形成新的血管网络,这一过程称为“肿瘤血管生成”。这些新血管相当于为肿瘤修建了“营养输送通道”,使其获得充足的养分供给,从而加速生长和扩张。
5. 不知不觉养成有害健康的坏习惯
负面情绪常诱发多种有害健康的行为:睡眠障碍会削弱免疫力;饮食紊乱导致营养失衡;运动不足使生理功能衰退;此外,借吸烟饮酒缓解压力,则会直接摄入致癌物,增加癌变风险。
康复期患者:管理情绪至关重要
对于已经经历过抗肿瘤治疗的患者,对复发的恐惧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压力源。此时,如果不能很好地调整情绪,上述的生理机制就可能被再次激活,为残存的癌细胞或新的癌变提供可乘之机。
因此,情绪管理不再是空洞的安慰,而是康复治疗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与定期复查、健康饮食、适度运动同等重要。
(▲AI图)
如何为情绪“排毒”,为健康“加分”?
一、接纳情绪,减少内耗
意识到焦虑、抑郁等情绪是正常反应,无需自责。可通过向亲友倾诉或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来疏导情绪。
二、运用科学方法调节情绪
1. 正念冥想:定期练习有助于减轻压力、改善情绪和睡眠。
2. 规律运动:散步、瑜伽、慢跑等能促进“快乐激素”分泌,缓解负面情绪。
3. 保证睡眠:固定作息有助于免疫修复和情绪稳定。
4. 培养兴趣:绘画、音乐、阅读等活动能转移注意力,提升成就感。
(▲AI图)
三、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或互助团体,在交流中获取情感支持和实用经验,避免孤立。
四、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若情绪问题持续且严重影响生活,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不必过度担忧。
专家提醒
肿瘤二科邓天好副主任医师提醒:不良情绪虽不直接致癌,却会经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扰乱身体平衡,为肿瘤发生、复发埋下隐患。管理情绪是自我能力,更是康复手段。关怀内心、构建积极 “内在生态”,身心协同,乐观平和便是健康最坚韧的屏障。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二科 吴娜 戴勤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