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株洲三三一爱尔眼科医院举办眼健康科普讲座,青白科副主任医师张慧围绕中老年常见眼病,系统讲解其成因、症状及科学应对方式,为关注眼健康的群体提供知识参考。

高发眼病:中老年视力健康面临多重挑战

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统计,白内障是我国中老年人群高发的致盲性眼病——60至89岁人群发病率约80%,9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90%。随着生活水平提升,中老年人对视觉质量的需求从“看得见”向“看得清、看得舒适”升级,推动白内障手术从传统“复明时代”迈入“屈光时代”。
当前主流术式:
1.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通过超声能量粉碎混浊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体,技术成熟且应用广泛。
2.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飞白”):利用脉冲冷激光精准完成切口制作、晶状体分割等关键步骤,误差控制在微米级,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逐渐成为临床关注焦点。

科学答疑:多重视力问题能否同步解决?

讲座现场,中老年群体对“能否同时解决近视、散光、老花等视力问题”的关注度较高。张慧医师回应称,经专业评估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可通过白内障摘除术联合老视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同步解决上述问题。但具体方案需结合眼部条件(如角膜散光程度、眼底健康状况)、用眼需求(如职业、日常用眼距离)等综合制定。
人工晶体分类及适用场景:
1.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提供单一焦点视力(如远视力),需佩戴老花镜;
2.三焦点人工晶状体:实现远、中、近全程视力,适合对视觉质量要求高的患者;
3.景深延长型(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扩大视觉范围,减少光晕干扰;
4.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针对角膜散光患者设计,提升术后视力清晰度。
选择原则: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眼部参数及用眼习惯匹配适配类型。

适用人群:哪些中老年群体适合屈光性眼病手术?

符合以下条件者可考虑手术:
1. 年龄50岁以上,合并近视、散光、老花问题;
2. 因佩戴多副眼镜生活不便,希望减少对眼镜依赖;
3. 晶状体混浊(白内障早期)或已影响正常视力;
4. 全身健康状况稳定,无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眼部疾病,且血糖、血压控制达标。
(科普内容:爱尔眼科医院集团)
(特别提示:文中合影均为实际拍摄,为保障患者隐私与权益,已对患者身份信息进行脱敏处理;本文所涉医学知识仅用于科普宣传,不涉及商业或其他非科普目的。)
数据来源:
1.中国新闻网:有老花眼问题者人数众多专家:科学、合适诊疗可改善视觉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0386314417752231&wfr=spider&for=pc
2.新华网:聚焦优异老视健康,倡导全视觉科学诊疗《2023中国老花眼人群洞察报告》正式发布
https://www.xinhuanet.com/health/20230703/0305660db61d432793ce4e8fd4307579/c.html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株洲三三一爱尔眼科医院 刘川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株洲三三一爱尔眼科医院 刘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