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眼睛就像一台精密的相机,而“眼底”就是相机的“底片”,它包含了视网膜、黄斑、视神经等重要结构,决定了我们能否看到清晰的世界。这片“底片”一旦受损,视力往往会受到不可逆的伤害。

由于眼底深藏在眼睛内部,其病变早期常常不红不痛,极易被忽视。如何抓住它发出的早期预警信号呢?以下是五个需要高度警惕的症状,一旦出现,建议及时进行专业检查。

1. 视力突然或逐渐模糊

这是直观的信号。如果您感觉视力像蒙上了一层雾或毛玻璃,看东西不再清晰,无论是看远还是看近都受到影响,且通过更换眼镜度数也无法改善,就要警惕是否是眼底出了问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视网膜静脉阻塞等都可能引起此症状。

1. 视物变形

看东西时,原本笔直的窗框、门边变得弯曲、扭曲或波浪状,这是黄斑病变的典型症状。黄斑是负责中心视力和精细视觉的核心区域,一旦发生水肿、出血或萎缩,就会导致视物变形,严重影响阅读、驾驶等日常活动。

2. 视野中出现缺损或暗影

感觉眼前有固定黑影遮挡,或者视野范围缩小(比如只能看到中心而看不见周边),就像有一块幕布从某个方向遮过来。这可能提示视网膜脱离或青光眼导致的视神经损伤。视网膜脱离是眼科的急症,需要立即处理。

3. 色觉异常

发现看到的颜色变得黯淡、褪色,不如以前鲜艳,分辨颜色变得困难。这可能是视神经或视网膜细胞功能受损的早期表现,可见于某些遗传性眼病或视神经炎。

4. 飞蚊症突然加剧或伴有闪光感

眼前偶尔有少量点、线状的小黑影飘动,称为“飞蚊症”,多数是生理性的。但如果“飞蚊”在短时间内突然大量增加,或者如同下雨般密集,甚至伴有持续性的闪电样闪光感(在闭眼或黑暗环境中也能看到),这极有可能是视网膜出现裂孔或即将脱离的危险信号,必须立刻就医。

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闵寒毅院长提醒您:眼底是视觉的“生命线”,其健康关乎终生视力。以上症状是身体重要的警示,切勿掉以轻心。特别是患有高度近视、糖尿病、高血压等高危人群,即使没有明显症状,也建议定期进行全面的眼底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来源: 爱尔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