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肝脏,很多人都知道它重要,却总把它当“铁打的”,熬夜追剧、聚餐拼酒、生气时硬扛……直到身体出了问题,才想起“我的肝是不是累坏了”?
今天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鲁玲主任就来跟大家聊透“肝健康”:肝脏到底有多能干?哪些行为在悄悄伤肝?身体出现哪些信号要警惕?以及怎么才能把肝“养”得好好的?
肝脏是你身体里的“全能管家”,却最能“忍”
很多人只知道肝脏能“解毒”,但其实它的本事远不止这些。作为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它就像一个24小时不打烊的“管家”,默默干着这些活:
• 消化助攻:分泌胆汁帮你消化吃进去的脂肪,还能储存糖原,饿的时候“释放能量”,让你不轻易低血糖;
• 毒素清洁工:不管是酒精、药物,还是身体代谢产生的废物,都要靠肝脏“过滤”“分解”,变成无害的物质排出体外;
• 营养“保管员”:吸收进来的蛋白质、维生素,都会先交给肝脏储存,需要时再“按需分配”;
• 免疫“守护者”:肝脏里的免疫细胞能识别并清除入侵身体的细菌、病毒,帮你抵御感染。
但肝脏有个“缺点”:太能“忍”了!它没有痛觉神经,早期出问题时很少喊疼”,等你明显感觉到不舒服,可能已经到了需要重视的阶段。所以,主动了解肝、护好肝,比啥都重要。
这4个行为,正在“熬干”你的肝!快自查
生活里很多习以为常的小事,其实都在悄悄给肝脏“加码”,尤其这4件事,千万别再做了:
1.熬夜:让肝“连轴转”,没时间修复
很多人觉得“熬夜补觉就行”,但肝脏的修复有“固定时间”,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肝脏集中“排毒+修复肝细胞”的时段。长期熬夜会打断这个过程,一方面免疫力下降,病毒更容易入侵肝脏;另一方面肝细胞没法及时修复,慢慢就会“积劳成疾”。
2.过度饮酒:酒精是肝的“头号杀手”
酒精进入身体后,90%都要靠肝脏代谢,但代谢产物“乙醛”会直接损伤肝细胞,严重的还会变成肝硬化,甚至增加肝癌风险。
3.情绪郁结:生气=“堵”住肝气
长期处于郁闷、生气、压力大的状态,会影响内分泌和血液循环,导致肝脏的代谢功能变慢。时间久了,不仅容易没胃口、睡不好,还可能让肝气“郁结”,增加肝脏负担。
4.滥用药物:别让肝“背锅”
不管是处方药、非处方药,还是保健品,大多要靠肝脏代谢。很多人觉得“药多吃点好得快”“保健品没副作用”,但过量或乱吃药,会让肝脏“代谢超载”,甚至引发药物性肝损伤。
3招教你好好“宠”肝!尤其是高危人群
护肝其实不难,关键在“坚持”。记住这3个方法,让你的肝一直“有活力”:
1.先给肝“减负”:规律作息+戒烟戒酒
尽量23点前睡觉,哪怕偶尔熬夜,第二天也别补觉到中午(补觉1-2小时即可),避免打乱生物钟;
能不喝酒就不喝,实在推不掉,男性每次别超1两白酒(或1瓶啤酒),女性减半;
吸烟会产生多种毒素,不仅伤肺,还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戒烟对肝对肺都好。
2.再给肝“补营养”:吃对食物很重要
肝脏喜欢“高蛋白、低负担”的食物,日常可以多吃优质蛋白、新鲜蔬果,少吃高油、高糖、高盐的食物,这些会让脂肪在肝脏堆积,形成“脂肪肝”。
3.关键一步:定期给肝“做检查”
草莓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鲁玲主任提醒,肝健康高危人群一定要重视筛查,别等有症状再查,早期肝病大多能通过检查发现!
哪些人属于“高危人群”?
•有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的人;
•有肝癌、肝硬化家族史的人;
•长期饮酒、有脂肪肝的人;
•长期服用可能伤肝的药物(比如某些降压药、降糖药)的人。
高危人群建议每半年查一次,项目包括:肝功能、血常规(看是否有脾功能亢进)、腹部超声、肝纤维化定量检测。
普通人群每年体检时,也别忘了加一项“肝功能”,花小钱买安心。
肝脏健康需要我们日常的呵护。如果最近你总觉得累、没胃口,或者有上面提到的其他信号,别拖着,及时去做个肝健康检查;如果是高危人群,记得把“半年一筛查”提上日程。
守护好“小心肝”,才能让身体更有活力!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易婷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