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间,“健康列车”载着专业与创新驶过50多个站点,惠及十余万人。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2025蓉遇科普”年度科普团队——健康列车团队: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年度科普人物团队。

2015年,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首创“健康列车”,配备CT、彩超等先进设备,融合医疗资源与科普教育,以成都为基地,辐射西南铁路沿线及四川、重庆、贵州等地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十年来,通过停靠50多个站点、深入多地开展科普宣传和义诊,采用健康讲座、情景剧、多语种(含少数民族语言)健康手册、“互联网医院”推广及现场急救实操培训等创新形式,实现“体检—诊疗—宣教”一体化服务闭环,旨在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控制和预防慢性病,已惠及十余万人。


在科普特色与实践方面,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发慢性病,发放相关手册上万册,组织专家现场义诊指导上百次,并在高原地区针对高原保健进行宣教;聚焦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2021年在尼波小学开展全员免费筛查,为确诊患儿开通手术绿色通道,同时深入当地小学普及基础卫生知识,覆盖超千名儿童及家长;多次开展心肺复苏培训,参与者达500余人次,还积极推广“互联网医院”平台,延伸科普服务半径。



科普成效与社会影响显著,居民健康素养提升,累计服务大凉山地区群众超2万人次,健康意识增强;基层医疗能力得到强化,依托列车开展村医专项培训,使尼波镇卫生院医生诊疗能力提升,疑难病症转诊率下降;通过“微医生”志愿服务队、“健康盲盒”等创新形式,激发参与热情,推动健康理念向“防未病”转变。




其创新亮点在于“移动场景+精准科普”,依据地域疾病谱定制内容,实现精准投送;以及“传帮带”长效赋能,专家与村医“结对子”,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巡诊千里铁道,守护百姓健康”的熊猫健康列车,将专业医疗知识转化为民生健康实践,成为推进健康中国基层行动的创新典范。2022年,该项目被评为“全国社会实践优秀品牌项目”;2023年,项目负责人曾红莲获“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服务标兵”;2021年至2024年,健康列车多次进大凉山开展活动,获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来源: 科普熊猫